当手指出现持续胀痛,尤其是重复动作后疼痛加剧时,要警惕腱鞘炎——这种常见的劳损性疾病,多发生在长期做精细手部操作的人群中,防治需遵循科学的分阶段原则。
基础管理阶段:先停错动作,再缓症状
刚发现早期症状时,立刻执行“三暂停”:暂停引发疼痛的重复动作、暂停提重物、暂停长时间固定姿势。建议每工作30分钟,抽5分钟活动手指;用40℃左右的温水热敷,配合轻柔按摩,每次10-15分钟。这阶段别用活血药酒或强力推拿,否则可能加重肌腱损伤。
物理治疗:专业指导下用这些方法
在医生或治疗师指导下,可选用以下物理疗法:
- 护具固定:选带可调节加压条的护腕护指,佩戴时要保证不影响血液循环;
- 超声波治疗:用3MHz频率的超声探头,每次治疗不超过10分钟,隔2天做一次;
- 冷冻疗法:急性期用冰袋裹毛巾敷肿胀处,每次5分钟,每天3次;
- 低能量激光治疗:用65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每周3次,连续4周为一个周期。
药物使用:别自己乱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连续吃不能超过5天。局部注射治疗得听医生安排:
- 糖皮质激素注射:两次间隔至少4周,一年最多打3次;
- 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需先做超声确认肌腱损伤程度再用;
- 局部麻醉剂:只有急性疼痛发作时才能用。
手术治疗:这些情况才需要,术后要好好康复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得考虑手术:
- 关节持续活动受限超过2个月;
- 夜间痛得睡不着;
- 出现“扳机指”(手指像扣扳机一样卡住,得掰一下才能伸直);
- 保守治疗6个月没效果。
现在微创手术只用3-5毫米的小切口就能松解腱鞘,术后得按康复计划来:
- 术后第1周:做腕关节被动活动(比如家人帮你慢慢转动手腕);
- 术后2-4周:用握力球训练,从50g的轻阻力开始,慢慢加量;
- 术后6周:恢复日常功能性动作(比如拿杯子、打字);
- 术后3个月:专门做肌腱滑动训练(比如手指慢慢张开、握紧,重复练习)。
职业防护:上班时就做好,避免复发
推荐“54321”防护法,简单好记:
- 每50分钟起身活动4分钟;
- 每小时做3组握力训练(用500g的握力器);
- 每天喝够2000ml水,促进代谢;
- 每天做1次颈椎拉伸(每组保持30秒);
- 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鼠标,保持腕关节不歪不扭(中立位)。
还有个“动态握持法”要学:交替用指尖捏握(比如捏笔)和全手掌握持(比如拿杯子),每20分钟换一种发力方式,避免某部分肌肉过度劳损。工作台面高度要调对——前臂自然下垂时,腕关节稍微背伸15°(像轻轻抬手腕),这样手腕不用较劲。
腱鞘炎的防治得跟着“三级预防”走:一级预防是调整工作模式(比如别一直重复一个动作),二级预防是症状出现后规范治疗(别硬扛),三级预防是术后好好康复(避免再犯)。如果自己调整2周还没好,或者关节动不了了,要赶紧去做超声检查,看看肌腱和滑膜的情况。早期干预的话,85%的人不用做手术;术后认真做康复训练,能降低50%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