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时喉咙特别疼,去检查发现扁桃体有异常,这其实是免疫系统在局部“作战”的信号。扁桃体是呼吸道重要的免疫器官,帮我们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遇到一些因素影响,可能会引发炎症。从数据来看,这种情况挺常见的,需要重视。
为什么会得扁桃体炎?
细菌感染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它释放的毒素会破坏扁桃体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和其他病菌一起“搞事情”,导致混合感染。细菌感染往往会让扁桃体出现化脓(表面有白色或黄色分泌物),这是比较典型的表现。
病毒侵袭
腺病毒会钻进细胞的细胞核,打乱细胞正常代谢,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流感病毒会削弱呼吸道黏膜的保护力,让其他病菌更容易趁虚而入。病毒感染常伴随发烧、浑身酸困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带着咳嗽、流鼻涕这类呼吸道表现。
环境与习惯因素
温度忽冷忽热(比如突然从空调房到户外)会影响扁桃体的血液循环;长期熬夜、过度疲劳会降低免疫力,病菌容易“趁虚而入”;抽烟、吃太辣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黏膜,给病菌留“入口”。
扁桃体炎有哪些典型表现?
主要症状是喉咙持续疼痛,咽口水、吃东西时更明显,部分人会发烧(温度可能到38.5℃以上)。如果是病毒感染,脖子上的淋巴结可能肿起来(摸起来硬硬的、有点疼)——这是淋巴系统在帮忙对抗病菌。如果喉咙疼得越来越厉害,甚至连喝水都困难,或者发烧一直不退,要警惕引发并发症(比如扁桃体周围脓肿)。
得了扁桃体炎该怎么处理?
先分清感染类型
医生会结合症状和检查(比如验血、快速病原体检测)判断:如果扁桃体化脓、验血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大概率是细菌感染;如果伴随咳嗽、流鼻涕,白细胞不高,可能是病毒感染。
按情况治疗
- 细菌感染:需遵医嘱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医生会调整用药方案。
- 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抗生素,靠休息和护理就能慢慢恢复。
- 局部护理:可以用消毒类漱口水漱口,帮助清除口腔内的病菌,保持口腔清洁。
在家的康复技巧
- 口腔卫生: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每天用淡盐水或医生开的漱口水漱口2-3次。
- 饮食调整:先吃温凉、细软的食物(比如粥、面条、蒸蛋),避免辣、烫、硬的食物刺激喉咙;多喝水,但别喝太烫的。
- 环境护理:家里温度保持20-24℃,湿度50%-60%(太干可以用加湿器),有助于黏膜修复。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别拖延,立刻去专科就诊:
- 呼吸困难、张不开嘴;
- 高烧39℃以上持续2天不退;
- 儿童尿少、精神差(比如一直嗜睡、不爱玩);
-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一年犯5次以上)。
怎么预防扁桃体炎?
- 接种疫苗: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常规疫苗,能增强针对性免疫力,减少病菌感染机会。
- 清洁呼吸道:每天用淡盐水漱口1-2次,能清除口腔和咽部的病菌;感冒流行期少去人多的地方,出门戴口罩。
- 增强免疫力:规律运动(比如每天散步30分钟、每周打两次羽毛球)、不熬夜、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 特殊防护:在粉尘多、化学气体多的环境工作的人,要戴口罩、护目镜,避免黏膜受刺激。
总之,扁桃体炎是常见的免疫反应,但疼起来影响生活,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平时做好预防(比如打疫苗、勤漱口、多运动)能减少发作;如果得了,要听医生的规范治疗,别自己扛。喉咙疼得厉害或一直不好,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处理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