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最典型的症状是持续咽痛、吞咽困难,还有咽喉像有东西卡着的异物感。很多患者会说咽部像刀割一样疼,早上起来容易干呕,吞东西时疼痛会明显加剧。它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会让扁桃体充血肿胀,身体局部免疫反应释放的炎性物质会刺激咽喉神经,进而引发恶心、干呕。从数据来看,成人每年得急性扁桃体炎的概率大概在15%-25%,其中20-40岁的人占比最高。
全麻手术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如果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需要做全麻手术,插管过程可能会引发喉痉挛或气道损伤。麻醉团队通常会采取这些应对策略:
- 精准气道管理: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尽量避开发炎的敏感部位,减少机械摩擦带来的刺激;
- 术前药物准备:提前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局部水肿,再配合局部麻醉药降低咽喉的敏感反应;
- 备好急救方案:准备好喉罩通气装置和急救药品,应对可能突然出现的气道堵塞情况。
术前和医生沟通时,要重点说清楚症状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还有有没有其他伴随症状。比如可以这样清晰表达:“我咽痛5天了,吞东西困难,晚上会痛醒,没发烧”,方便医生快速评估手术风险等级。
术前炎症控制方案
如果需要延迟手术,72小时内要做好综合干预来控制炎症:
- 局部护理:每天用38-40℃的温盐水漱口6-8次,既能清洁咽喉分泌物,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调整环境: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温度22-24℃,避免咽喉黏膜因干燥受到损伤;
- 注意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比如南瓜小米粥、蒸蛋羹这类温和不刺激的食物;
- 合理用药:按医生要求使用解热镇痛药,配合含片或喷雾剂局部消炎(一定要让医生评估是否适合使用)。
临床观察发现,规范治疗72小时后,约80%患者的炎症能减轻到相对安全的程度。如果出现张不开嘴、声音嘶哑超过10天的情况,可能是并发了咽旁脓肿,必须立即复诊。
术后康复管理要点
术后护理可以遵循“三要两不要”的简单原则: 要做的事:
- 注意口腔卫生:用软毛牙刷配合冲牙器,每天清洁3次,减少细菌滋生;
-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警惕术后感染的征兆;
- 慢慢调整饮食:从冷流质(比如米汤)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吃太热或太粗糙的食物刺激创面。
不要做的事:
- 术后2周内别做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出血;
- 不能擅自停药,就算症状缓解了,也要按医生要求完成抗生素疗程。
术后1周内如果出现单侧耳痛或放射性头痛,可能提示炎症扩散到了邻近组织,需要及时复诊。研究证实,严格遵循术后管理规范,能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0%以上。
总的来说,急性扁桃体炎的管理需要从症状识别、术前准备到术后康复全程重视。及时控制术前炎症、配合医生评估手术风险、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要点,才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