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后背疼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姿势不对或肌肉累着了,压根没想到这可能是颈椎病在“报警”。要是颈椎间盘突出或者骨质增生压迫到神经,疼痛会顺着脊柱往背部串,有的还会带着胳膊麻。这种“牵涉痛”让不少患者看病时直念叨:“哪能想到脖子的问题会疼到后背啊!”
骨科:精准诊断的“侦察兵”
骨科是看骨骼肌肉问题的专业科室,医生像“侦察兵”一样有套诊断颈椎病的本事——比如让你做脖子前屈后伸的动作,或者用椎间孔挤压试验这些手法,就能初步找出神经被压的位置。更关键的是,医生会开颈椎X光、核磁共振(MRI)这些影像检查,能清楚看到椎间盘老化、长骨刺这些问题。据临床数据,规范检查能在2周内把85%的颈椎病患者确诊。
脊柱外科:复杂病情的“特种部队”
如果疼了超过3个月,或者明显感觉神经有问题(比如手麻得厉害、没力气),就得找脊柱外科这个“特种部队”了。脊柱外科医生专门做脊柱微创手术,能解决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这些复杂情况。最新研究发现,大概30%原本打算手术的颈椎病人,其实通过保守治疗就能好转,所以医生一般会先试试牵引、戴颈托这些非手术方法,把手术当最后防线。
康复科:功能重建的“修复大师”
疼得轻了之后,康复科医生会给你做个性化康复计划——比如用超声波、热疗这些物理治疗,还有麦肯基疗法这类运动康复。据临床数据,颈椎牵引加上做颈椎操,能让功能恢复的效率提高40%。针灸推拿虽然有人有不同看法,但研究证实对缓解肌肉痉挛效果不错,得找有资质的治疗师做。
就诊攻略:不同阶段怎么选
- 刚疼的时候:先挂骨科,做基础检查
- 保守治疗阶段:找康复科,做物理治疗加运动疗法
- 要评估手术:去脊柱外科复诊,综合看要不要手术
- 做完手术:回康复科跟进,预防复发
预防锦囊:办公室族必看
- 每工作1小时,做套“米字操”活动脖子
- 电脑屏幕调到手眼平视的高度,别总低头
- 睡觉用颈椎枕,维持脖子的正常曲线
- 用冷敷热敷交替敷脖子,缓解肌肉紧张
- 定期做颈椎功能检查
现在人大多有“低头综合征”,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次颈椎筛查。疼是身体在“喊救命”,及时看医生才能不让问题变严重。选对科室、跟着医生规范治疗,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都能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