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患者喝粥要分情况!三步自测心脏是否能喝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04 11:26:1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92字
从心血管内科角度解析大米粥对高血压人群的影响,重点说明单纯高血压患者可适量食用低盐粥品,但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谨慎摄入,提供具体饮食指导方案
高血压饮食大米粥低盐膳食心功能评估液体管理膳食指南血压控制心血管健康营养科建议食疗误区
血压患者喝粥要分情况!三步自测心脏是否能喝

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大米粥?不少人都有这个困惑——明明是家家户户常喝的白粥,却因为“稀”的特点,让很多高血压朋友不敢碰。其实这碗粥里藏着的,是血压管理和心脏健康的小知识。今天就从日常饮食的角度,把这碗粥的“健康密码”讲明白。

血压稳的时候,白粥可以放心喝

说到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少盐”和“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大米粥本身的钠含量特别低,每100克只有1毫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关键在熬粥时加的盐——每天盐的总量要控制在6克以内,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啤酒瓶盖装满的量。
对那些只是血压高、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比如心衰、肾病)的患者来说,适量喝白粥不会让血压波动。2023年《中国高血压膳食指南》也明确说了:喝稀的(比如粥)和吃干的(比如米饭),对血压的影响其实差不多,重点是控制盐和总热量。建议大家喝白粥时,配点清拌蔬菜(比如凉拌黄瓜、菠菜)和水煮蛋,这样营养均衡,也不会吃超盐。

心脏不好时,白粥要“悠着点”

如果高血压已经影响到心脏功能,比如心脏射血分数(简单说就是心脏每次跳动能泵出多少血)低于40%的心力衰竭患者,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循环系统就像超载的货车,多出来的液体只会让心脏更累——每喝一碗200毫升的白粥,就像给已经累坏的心脏多挂了一节“液体车厢”。
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共识里明确建议:这类患者每天的液体总量要控制在1.5到2升,不仅要算看得见的粥、汤,还要算看不见的液体(比如西瓜里的汁水、牛奶里的水分)。建议这类患者少吃多餐,每天喝的粥不超过200毫升,而且要用低钠盐熬煮,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能不能喝,先看三个“关键信号”

想判断自己能不能喝白粥,其实要先看三个“关键信号”:第一,血压稳不稳——如果收缩压一直超过160mmHg,暂时就别喝稀粥了,先把血压控制好;第二,心脏射血分数——心脏彩超查出来的射血分数低于40%的话,要小心,别喝太多稀的;第三,有没有心衰的表现,比如腿肿、爬两层楼就喘得厉害。另外,建议每季度抽个血查NT-proBNP,这个指标能准确反映心脏有没有负担,比自己感觉更靠谱。
营养科常用的“三步评估法”很实用:先看最近三个月的动态血压报告,确认血压是不是稳定;再核对心脏超声里的“舒张末期容积”数据,看看心脏的大小有没有问题;最后记24小时内的“出入量”(也就是喝了多少水、排了多少尿),如果喝得多、排得少,也别喝太多粥。只有这三个都没问题,才能把白粥加进日常食谱。

喝对粥的五个小技巧

如果能喝白粥,教大家几个科学搭配的方法,让粥更健康:熬粥时加10%的燕麦米,能增加膳食纤维,让粥更有饱腹感,不会很快饿;撒点芹菜碎,补点钾元素,钾能帮助身体排钠,对控制血压有帮助;配两片无盐烤紫菜,补充镁元素,镁对心脏健康有好处;上午十点喝的时候,晒30分钟太阳,促进身体吸收钙,尤其是中老年人;想甜一点就加苹果丁,不用放糖,避免额外的热量和糖摄入。
要提醒的是,即使用电饭煲的“低钠粥”模式,每碗粥还是可能有150毫克钠。可以试试“二次泡米法”:先把米泡3小时,倒掉泡米的水,再用新水熬煮,这样能减少40%的钠,更符合少盐的要求。另外,喝的时候要坐着,别躺着,不然容易呛到,尤其是年纪大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能不能喝大米粥,不是“能”或“不能”这么简单——关键看血压控制得好不好、心脏功能稳不稳定。如果血压稳、心脏没负担,适量喝白粥没问题,还能补充碳水化合物和水分;但如果已经影响到心脏功能,就得限量甚至暂时别喝,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记住先评估自己的情况,再合理搭配,才能让这碗家常粥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