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的合成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能通过抑制体内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炎症因子产生,抗炎效果比基础糖皮质激素强很多。但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在特定人群中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尤其需要高血压患者警惕。
感染风险的叠加效应
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异常,免疫系统本身已存在功能异常。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合并感染时使用地塞米松,会进一步削弱中性粒细胞(负责抗感染的免疫细胞)功能。两种因素叠加,普通感染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明显升高,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更需注意。
血糖代谢的相互影响
不少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身体利用胰岛素降糖的能力变弱)。地塞米松会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还会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加剧糖代谢紊乱。如果本身有糖耐量异常(血糖偏高但未达糖尿病),可能诱发急性代谢并发症,还会与降压药产生相互作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消化系统的协同损伤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改变、供血减少,而地塞米松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是保护胃黏膜的“屏障”,这会让胃黏膜防御功能更弱。研究证实,同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常见退烧药、止痛药)的患者,消化道损伤风险比单独用药者高很多。若需联用胃黏膜保护剂,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骨骼健康的双重威胁
地塞米松会影响钙吸收、增加尿钙排泄。高血压患者若长期用钙通道调节剂(一种降压药),本就会影响骨代谢,叠加地塞米松后,骨密度下降会更快,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用药管理核心策略
建议做好动态监测,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及炎症指标变化,定期评估骨密度。减药时要遵循“慢慢减”的原则,避免突然停药引发肾上腺功能异常。联合用药时,可在专业指导下配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制剂。
需特别注意的是,正在接受特定降压治疗的患者,要警惕地塞米松可能引发的电解质紊乱(如钾、钠等矿物质失衡)。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定期监测相关生理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