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若右上腹老是隐隐作痛,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早期警示”。肝脏受损初期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比如没胃口、容易累、肚子胀,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肠胃不舒服或没休息好,结果忽视了这些“沉默信号”。有数据显示,不少人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很多是因为没重视早期症状,导致病情慢慢加重。
乙肝的“隐蔽提示”要警惕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如母婴、性接触、共用注射器)传播,很多人感染后没有明显感觉,容易被忽略。要注意这几个信号:
- 黄疸:皮肤、眼睛发黄,是肝脏没法正常代谢胆红素的表现,很多急性乙肝发作的人都会出现;
- 皮肤变化:脸暗暗的没有光泽(叫“肝病面容”)、身上长像小蜘蛛一样的红痣(蜘蛛痣),这是肝脏灭活雌激素的能力下降,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
- 消化异常:没胃口、不想吃油腻食物,因为肝细胞受损影响了胆汁分泌,约四成患者一开始都是先出现消化道不适。
肝硬化的“渐进信号”别忽视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病情是逐步发展来的,早期要留意这些表现:
- 持续乏力:老觉得累、没力气,是肝细胞合成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身体得不到足够能量;
- 腹胀腿肿:门静脉压力升高会导致肠道淤血,出现腹胀、拉肚子,有的还会腿肿(按下去有小坑);
- 血管异常:手掌发红(肝掌)、蜘蛛痣,这些说明肝功能已经比较差了,多在肝硬化中晚期出现。
肝区疼不一定是“肝的问题”
除了乙肝、肝硬化,还有不少情况会导致右上腹(肝区)不适,要学会区分:
- 脂肪肝:肥胖人群容易得非酒精性脂肪肝,若脂肪过多浸润肝脏,会觉得肝区隐隐作痛;
- 胆系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疼的时候,往往会牵连右肩膀,需做腹部超声才能鉴别;
- 神经痛:精神压力大可能诱发肝区神经痛,但得先排除器官病变才能确定。
肝区不适的“正确应对法”
要是出现肝区隐痛或不舒服,别慌,按以下步骤处理:
- 别自行用药:不要随便吃止疼药,否则可能掩盖病情,有些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还会伤肝;
- 及时做检查:先查肝功能、乙肝病毒筛查和腹部B超/CT,必要时还要评估肝纤维化;
- 调整生活习惯:立刻戒酒,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保证充足睡眠,帮助肝细胞修复;
- 定期随访:慢性肝病患者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和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的变化需结合医生的临床判断。
预防肝病的“关键招”
想远离肝病,做好这几点很重要:
- 打疫苗:没感染过乙肝的人,接种乙肝疫苗能让身体产生主动免疫力;
- 高风险者定期查:经常接触血液、体液的职业(如医生、护士),要定期监测乙肝抗体浓度,不够时及时补打;
- 控制饮酒量:喝酒要结合自身代谢能力,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别超过国际推荐的安全阈值。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不会主动“喊疼”,但会通过一些小信号提醒我们——比如右上腹隐痛、没胃口、容易累。只要我们多留意这些信号,及时检查、别乱吃药,再做好日常预防(打疫苗、少喝酒、少吃脂肪),就能保护好肝脏。毕竟,肝脏健康了,代谢才会正常,身体才能更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