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鼻炎别乱用药!科学应对5步缩短病程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0-13 12:55:1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44字
本指南系统解析感冒引发鼻炎的应对策略,涵盖基础护理、药物使用规范、症状监测要点及康复训练方法,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提供分阶解决方案,指导患者科学管理鼻腔健康。
感冒鼻炎鼻腔护理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中成药室内湿度饮食调理症状监测就医标准
感冒鼻炎别乱用药!科学应对5步缩短病程

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特别常见,但据临床数据,约80%的患者在自我用药时会踩坑。其实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能明显缩短恢复时间,接下来从五个方面跟大家说清楚怎么处理。

一、基础护理的三大核心

鼻腔黏膜处于敏感反应期时,基础护理直接影响好得快不快。每天要喝够2000ml左右的水,水温最好在37-40℃,这样不会刺激鼻腔黏膜的血管突然扩张;环境湿度也很重要,如果湿度低于40%,鼻腔里的纤毛(负责清扫细菌和分泌物的“小刷子”)动得就慢了,最好用湿度计测着,用加湿器把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还要补充点ω-3脂肪酸帮着抗炎,大概每天吃150g深海鱼(比如三文鱼、鳕鱼)就能满足量,因为ω-3能抑制引起炎症的物质。

二、药物治疗的三步原则

按照2022年的《鼻炎治疗临床路径》,用药要分三步来:

  1. 减充血剂:像羟甲唑啉这类喷雾剂,对血管的针对性比老药强,但连续用不能超过7天。用之前得把鼻子彻底清干净,侧躺着喷对应那侧的鼻子,能让药更准地留在鼻腔里。
  2. 抗组胺药:第二代的比如氯雷他定,药效能维持24小时,适合早上吃;西替利嗪对受体的结合力更强,但可能会口干。吃这类药的时候别做高空作业、开车这类危险事儿。
  3. 糖皮质激素:用“三明治用法”——喷之前先把鼻涕擤干净,喷完低着头15秒,让药碰到下鼻甲,再坐直让药自己散开。最好早上用,符合身体激素的分泌规律。

三、中西医结合的要点

中医得辨证用:如果流黄稠鼻涕(热证),可以用通窍鼻炎颗粒,再配合按迎香穴,每天3次,每次50下,能促进鼻子局部的血液循环;如果流清鼻涕(寒证),用鼻炎康片,用姜汤送服能更强地温肺散寒。
按迎香穴要注意: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边半寸(大概食指宽度),力度以有点酸胀感就行,别太用力按伤黏膜。

四、什么时候得去医院

要是有下面任何一种情况,得赶紧去医院:1. 单侧鼻子一直堵超过10天;2. 闻不到味儿还一直头疼;3. 鼻涕变成脓的还发烧;4. 用了常规方法7天还没好。据临床数据,大概12%的人会转成急性鼻窦炎,得用鼻内镜看看中鼻道有没有脓鼻涕,必要时拍片子检查。

五、康复训练和预防复发

症状减轻后,可以做这几个康复训练:1. 呼吸训练:用“4-4-6呼吸法”——吸气4秒、憋住4秒、呼气6秒,每天3次,每次10分钟,能让鼻子通气量增加约25%;2. 鼻腔耐受训练:冷热交替敷鼻子,热敷30秒、冷敷15秒,循环5次,注意温差别超过10℃;3. 环境适应训练:慢慢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从每天30分钟开始,每周多15分钟,帮鼻子适应外面的环境变化。
预防复发要注意:过敏体质的人最好查一下过敏原,有鼻子结构问题的要定期复查。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的人2周内就能好,但要小心因为用药不当引起的药物性鼻炎这类问题。

总的来说,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虽然常见,但只要做好基础护理、正确用药、结合中西医方法,注意监测症状,再加上康复训练和预防,大部分人都能很快好起来。关键是别乱用药,有问题及时找医生,这样才能避免加重或者复发。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