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头晕没胃口?急性肠胃炎自救指南来了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0-26 16:30:14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08字
详解急性肠胃炎的诱因识别、家庭护理要点及就医时机,通过科学补水、饮食调整和症状监测实现有效管理,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肠胃健康
急性肠胃炎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家庭护理饮食调整肠道菌群益生菌补液疗法病毒性肠炎
腹泻头晕没胃口?急性肠胃炎自救指南来了

急性肠胃炎发作时,出现腹泻、头晕、没胃口等症状,其实是肠胃黏膜在和致病微生物“打仗”的信号。这种急性炎症大多是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常见的“凶手”有病毒、细菌或者它们产生的毒素。炎症会破坏肠道的“保护屏障”,让消化酶没法正常工作,频繁腹泻还会导致身体里的水和盐流失,所以才会觉得头晕、没力气。

家庭护理核心措施

1. 补液要选对方法
拉肚子后得赶紧补含电解质的液体,能买市售的补液盐,也能自己做淡盐水——500毫升温水加半啤酒盖的盐就行。别喝含糖饮料,不然可能让腹泻更严重。补液要小口多次喝,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调整量,别一次喝太多。

2. 吃饭得慢慢来
急性期可以先停一顿饭,让肠道“歇口气”;等症状好点了,按“BRAT原则”逐步恢复饮食:香蕉能补钾(腹泻会丢钾),米饭好消化,苹果泥里的果胶能帮着稳住肠道,烤面包能补充能量。要少量多餐,暂时别喝牛奶、吃高纤维的东西(比如芹菜、玉米),避免刺激肠道。

3. 缓解症状有技巧
蒙脱石散这类吸附药得遵医嘱用,而且要和益生菌隔开2小时吃——不然益生菌会被吸附住,没法发挥作用。选益生菌得挑有临床研究支持的菌株搭配,能帮着调整肠道里的菌群平衡。肚子绞痛的时候,用热毛巾敷一敷肚子,能缓解肠子痉挛。

什么时候得赶紧去医院?

出现这些情况别犹豫,马上就诊:一直发烧还觉得特别难受、意识模糊(比如喊名字反应慢)、尿明显变少(半天没尿)、拉血便或黑便、肚子痛越来越厉害还能明确指出“就是这儿痛”。老人、孕妇或者免疫力差的人(比如长期吃免疫抑制剂的),一旦拉肚子要赶紧去医院。在家护理的时候,如果症状没好转,或者又出现皮疹、关节痛之类的新问题,也得赶紧复查。

现在的治疗有什么新说法?

最新研究发现:病毒性肠胃炎一般不用抗生素——乱用药反而会打乱肠道里的菌群平衡,越治越糟。现在有新型的口服补液方法,病人喝着更舒服,具体选哪种得看个人情况。饮食里可以加点发酵食品(比如无糖酸奶、淡泡菜),帮着恢复肠道菌群,但要注意别吃太甜的,不然可能加重腹泻。

怎么预防才管用?

食物要在安全时间内吃完(比如剩菜别放超过24小时),生肉和熟菜要用不同的案板,最好标清楚“生”“熟”。外面吃饭要选卫生好的店,别去那种看着脏的小摊子。摸了公共物品(比如电梯按钮、门把手)要赶紧洗手,用肥皂搓20秒以上。家里有人得肠胃炎时,餐具要单独用,用完用开水煮15分钟消毒。

急性肠胃炎虽然常见,但它导致的脱水风险可不能大意。规范的家庭护理能帮着减轻症状,同时得密切盯着病情变化——要是出现危险信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科学应对能保护肠道健康,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系统处理,别自己乱试“土方法”。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