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里肺癌患者明明没腿伤,却突然走路摇摇晃晃、没力气,家属肯定纳闷——这乏力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这种看似简单的“累”,背后藏着好几层原因,咱们一步步说清楚。
肿瘤在和身体抢营养
肿瘤细胞就像抢营养的“小强盗”,特别能吸葡萄糖、氨基酸这些身体必需的营养——肺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3-5倍,相当于把肌肉的“能量源”偷偷拿走了。就像家里的电被偷了,肌肉没足够的“电”收缩,自然走路发飘、提不起劲,尤其肿瘤长得比较大的患者,这种“抢营养”的情况更明显。
贫血让肌肉“喘不过气”
据统计,约62%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会贫血。不是只有失血才会贫血,肿瘤会释放一种叫IL-6的炎症因子,抑制红细胞生成——红细胞可是帮身体带氧的“小快递员”。当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血液带氧能力会下降30%以上,肌肉就像缺氧的鱼,动一下都要攒半天劲。更糟的是,缺氧还会让肿瘤长得更快,越缺氧越贫血,越贫血越累,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也会“帮倒忙”
放化疗在杀癌细胞的同时,会不小心伤到骨髓里造血细胞的“工厂”。比如用铂类化疗的患者里,78%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和红细胞都变少了。本来身体就因为肿瘤抢营养、贫血没力气,这下连造血的“原料”都少了,就像家里已经没粮了又断了水,身体更扛不住。好在现在有新型升血细胞的药,能稍微缓解这个问题。
坏情绪悄悄“耗力气”
别以为“累”只是身体的事,坏情绪也在偷偷消耗力气。据心理科研究,确诊肺癌后,45%的患者会有焦虑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激活身体的“压力轴”,让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升高,加速肌肉里蛋白质的分解——肌肉变少了,自然更没力气。还有睡眠不好的话,帮助肌肉修复的生长激素会减少60%,就像手机晚上没充上电,白天根本没法正常用,身体的“修复系统”也跟着偷懒。
其实要解决乏力,得从“吃、治、心、动”几个方面一起用力:营养上,可以补充高支链氨基酸的配方,帮肌肉补点“能量原料”;定期查网织红细胞计数,看看造血功能怎么样;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比如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减少对骨髓的伤害;心理上试试正念减压疗法,帮着放松;还有适度做些阻力训练,比如举轻哑铃、拉弹力带,研究说这样能让肌肉里的“发动机”(线粒体)增加23%,力气会变好些。
最后要提醒的是,每个人乏力的原因都不一样——有的是缺营养,有的是贫血,有的是情绪闹的。最好找多学科医生一起评估,比如测握力看看肌肉力量、走六分钟试试耐力、筛查有没有营养风险,就像给手表调时间,得反复校准,干预的力度也得跟着症状变。说到底,解决乏力没有“万能公式”,得找准自己的“累因”,再慢慢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