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良性疾病,简单说就是鼻腔黏膜因为炎症慢慢增生变大,一开始长在中鼻道附近,若不重视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家长得提高警惕。
孩子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 持续性鼻塞:最常见的表现,要么一边要么两边鼻子不通气,晚上平躺着时更严重,会影响孩子睡眠质量。
- 鼻涕异常:常流黏糊糊的或黄脓样鼻涕,部分孩子一直流清鼻涕,鼻涕的样子和炎症轻重有关。
- 闻不到味儿:大概70%的孩子会出现嗅觉减退,比如对饭菜香、花香不敏感,严重的甚至完全闻不到。
- 脸形变化:严重时会有“蛙鼻”——鼻翼变宽、鼻梁扁平,医生用前鼻镜能看到鼻子里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小肿物。
- 全身症状:还可能引发一直咳嗽、睡觉打呼、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长期缺氧甚至会影响认知发育。
不重视的话,可能会有这些危害
- 引发鼻窦炎:增生的息肉会堵住鼻窦开口,鼻窦里的分泌物排不出来,容易继发鼻窦炎。
- 影响颌面发育:鼻子一直不通气,孩子会用嘴呼吸,时间长了可能导致龅牙、下巴后缩等颌面问题。
- 损伤嗅觉:鼻子里负责闻味的组织长期被压迫,会导致嗅觉下降甚至丧失。
- 影响精神状态:长期缺氧会让孩子睡不好、白天犯困,精神状态和注意力都受影响。
家长平时要怎么监测
家长要重点关注这几点:孩子鼻塞超过4周还不好(单侧或双侧);伴随闻不到味儿、头疼;睡觉不安稳、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脸长得不对称;鼻涕性状变化(比如从清鼻涕变黄脓鼻涕)。建议定期记录症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比如每天鼻塞几次、晚上醒几次,用简单的方式记下来就行。
医生会怎么检查
- 鼻窦CT:是首选检查,能清楚看到中鼻道的息肉和鼻窦开口的情况。
- 鼻内镜:医生用细长的镜子伸进鼻子,直接观察息肉的形态、位置和大小。
- 过敏原筛查:看看是不是过敏引起的息肉,比如对尘螨、花粉过敏。
- 听力检查:如果孩子说耳朵疼、听不清,要做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排查耳部问题。
怎么治疗
- 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鼻喷剂;还可以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辅助消炎症;如果合并感染,需按医生要求用抗生素。
- 手术治疗:用药无效的Ⅱ期及以上息肉,要做鼻内镜手术——切除息肉、打开鼻窦开口;术后要坚持用生理盐水冲鼻子,还要继续用药维持。
- 长期管理: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有过敏性鼻炎的要控制好;家里多开窗通风,改善空气质量。
怎么预防复发
- 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 过敏季节前按医生要求提前用药;
- 定期打扫家里(勤洗床单被罩、用除螨仪),减少尘螨接触;
- 多运动增强体质(比如跑步、打球),提高免疫力;
- 定期去耳鼻喉科复查,早发现复发迹象。
要提醒的是,鼻息肉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很容易复发。就算规范治疗了,也得持续监测至少2年,尤其是过敏高发季节要加强预防。家长要和专科医生保持长期联系,制定适合孩子的个体化管理方案,才能尽量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