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是呼吸的第一道门户,里面的鼻中隔如果长歪了(医学上叫“鼻中隔偏曲”),可不止鼻塞这么简单——它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累身体多个系统出问题。
一、鼻子不通气的背后:气流被“挡路”了
鼻中隔偏曲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呼吸不畅。70%的人会出现单侧一直不通气的情况,就是因为偏曲的鼻中隔占了原本通气的空间;还有的人是双侧轮流堵,这是因为一侧鼻子堵久了,另一侧的下鼻甲会变大“帮忙”,躺下来的时候因为重力,鼻甲充血更厉害,症状会加重30%-50%。这种“躺下来更堵”的特点,其实能帮医生更早发现问题。
二、鼻子里的“清洁队”罢工了:黏液排不出去
鼻子里的黏膜每天会分泌1000-1500ml黏液(差不多两瓶矿泉水的量),本来是用来黏住灰尘、细菌,再通过纤毛摆动排出去的“清洁队”。但鼻中隔偏曲的那一侧,黏液容易堵在里面,滞留率比正常情况高40%,38%的人会有黏糊糊的脓性分泌物;如果同时合并鼻窦炎,脓性分泌物的比例会涨到67%。黏液排不出去,里面能杀菌的溶菌酶浓度会变高,反而让鼻子的局部免疫力失衡。
三、总流鼻血?可能是鼻子里的血管“变脆弱了”
鼻子前端有个叫Kiesselbach区的血管密集区,是鼻出血的“重灾区”。偏曲的鼻中隔会反复摩擦这个区域的黏膜,把黏膜磨薄,再加上呼吸时气流的冲击,血管壁会慢慢“老化”——60%的鼻出血都来自这里,有鼻中隔偏曲的人流鼻血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2倍。严重时,血管壁会薄到正常的1/3,像小血管瘤一样,一碰就容易破。
四、头痛、闻不到味?神经在“抗议”
偏曲的鼻中隔还会压迫三叉神经的末梢,引发反射性头痛,通常是单侧前额或太阳穴附近的钝痛,按一下偏曲的地方会更疼;闻不到味则是因为气流被偏曲的鼻中隔“引歪了”,气味分子碰不到鼻子里的嗅觉感受器,要比正常人浓1.8倍的味道才能闻得到——如果鼻中隔偏曲超过15度,这种情况会更明显。
五、不只是鼻子的事:连脸和睡眠都受影响
长期鼻塞会让人大晚上张嘴呼吸,50%的人会觉得喉咙干;如果一直用单侧鼻子呼吸,青少年可能会出现脸不对称的情况(约25%的青少年患者有这个问题)。更麻烦的是,鼻塞导致的慢性缺氧会影响睡眠——这类人的睡眠效率比正常人低15%,白天犯困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
六、怎么治?先保守再手术,循序渐进
对付鼻中隔偏曲,先从保守治疗开始:用生理盐水洗鼻子是核心,能把鼻子里的黏液清出去25%。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年,或者鼻中隔偏曲很厉害,就得做手术了——现在的鼻中隔成形术改良后,手术时间只要45-60分钟,术后3个月,鼻子里的“清洁队”(黏液纤毛)功能恢复的概率有92%。
需要提醒的是,症状持续时间越长,治疗效果可能越差,所以如果症状超过6个月没缓解,一定要去耳鼻喉科检查。通常会做鼻窦CT的冠状位扫描,精确看看鼻中隔偏曲的形状和周围结构的关系。早干预能有效预防鼻窦炎、中耳炎这些并发症找上门。
鼻中隔偏曲不是小问题,从鼻子不通气到头痛、流鼻血,再到影响睡眠和脸形,牵一发而动全身。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避免它“连累”更多身体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