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病风险高?孕前护牙3步降低早产几率

健康科普 / 防患于未然2025-11-15 11:46:4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28字
备孕阶段需重点防控龋齿、牙周病及智齿冠周炎,建议孕前3-6个月完成口腔检查与治疗。研究显示牙周致病菌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炎症,系统性牙周治疗可降低孕期并发症风险,科学护牙是提升生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龋齿备孕检查孕期口腔牙周健康胎儿发育孕前保健口腔感染牙齿护理母婴安全妊娠期疾病
孕期牙病风险高?孕前护牙3步降低早产几率

民间常说“怀孕后要掉一颗牙”,其实这个说法不科学,但孕期确实有特殊的口腔健康风险。2023年有研究指出,约68%的孕妇在孕期会出现牙龈问题,如果口腔感染没及时处理,还可能增加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那么备孕女性该怎么给牙齿做好“产检”呢?

龋齿:孕期会加速恶化的“隐藏威胁”

早期浅龋可能只是牙面出现白垩色斑点,这时候治疗只需微创补牙。但如果拖延到孕中晚期,龋洞可能深达牙髓,引发剧烈疼痛。数据显示,孕期急性牙髓炎的发作率比非孕期高近50%,这时候拍X光、开髓治疗都会面临辐射和用药限制,处理起来更麻烦。

科学应对方案:

  1. 建议备孕前3个月完成全景口腔检查;
  2. 中深龋齿要在孕前完成根管治疗;
  3. 已经补过的牙齿,要评估补牙材料边缘的密合度;
  4. 定期做专业的牙菌斑检测。

牙周病:可能影响生育的“潜在风险”

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常超过6mm,里面藏的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研究证实,牙周致病菌会诱发子宫内膜炎症反应。建议备孕女性做牙周探诊检查,如果CPI指数(社区牙周指数)超过3分,需要接受系统治疗。

牙周保健要点:

  • 用小头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刷牙;
  • 每天用牙线清洁牙齿邻接面;
  • 每餐后用含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
  • 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智齿:孕期易引发炎症的“风险源”

阻生智齿周围会形成盲袋,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孕期激素变化会让局部炎症反应更严重。数据显示,约32%的孕妇在孕晚期会出现智齿冠周炎急性发作,其中15%需要急诊处理。建议孕前拍摄锥形束CT,评估智齿的萌出角度。

拔牙时机选择:

  • 常规建议孕前6个月完成拔牙;
  • 拔牙后需要等3个月,让骨组织修复;
  • 复杂阻生齿要通过三维影像评估;
  • 术后遵医嘱使用冰敷。

孕期口腔护理进阶指南

就算孕前完成了口腔检查,孕期还是要加强护理。建议:

  1. 晨吐后,先用含氟牙膏预涂牙面,再刷牙;
  2. 每天用木糖醇等糖替代品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3. 晚上加用含氟凝胶,强化牙釉质;
  4. 出现牙龈出血,立即用菌斑显示剂找出清洁不到位的地方;
  5. 28周前完成最后一次专业洁治(洗牙)。

误区警示: × 孕期绝对不能看牙医——其实孕中期可以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 × 牙痛时自行服用消炎药——一定要找医生评估用药安全性; × 产后口腔问题会自然恢复——妊娠期牙龈炎可能留下永久损伤。

总之,孕期口腔健康关系到准妈妈和宝宝的双重健康,备孕时做好“牙齿产检”,孕期坚持科学护理,才能避开口腔问题的隐患,安心度过孕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