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前24小时有点胀、有点疼很正常,但如果疼痛超过72小时,或者突然变成剧烈的跳痛,就得警惕干槽症、牙槽窝感染这些并发症了。下面从排查疼痛、科学护理到异常预警,帮你理清恢复的关键。
揪出疼痛元凶:先做这三步排查
想快速判断疼得要不要紧,先自己查三点:看牙龈有没有红肿、冒脓;用舌尖轻轻碰创口,有没有空空的“漏感”;张嘴时疼痛会不会窜到耳朵里。如果有这些情况,别犹豫——赶紧去医院,自行用药会掩盖症状,耽误治疗。
科学消炎:抗生素得听医生的
如果确诊感染,一定要按医生要求用抗生素——不是所有情况都要吃,得根据感染程度定方案。配合局部冲洗时,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就行,但抗生素得吃够疗程,中途停了容易让细菌“耐药”,以后更难治。
止痛攻略:按步骤来,别乱搭药
急性疼的时候,先吃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控制炎症;如果没缓解,间隔4-6小时再加上对乙酰氨基酚,但两类药每天都有最大量限制,别超了。而且别空腹吃,容易伤胃。晚上疼得睡不着,用冷敷能帮着镇静神经,缓解点疼。
冷敷护理:24小时内这么敷才对
术后24小时内要做“间歇性冷敷”:拿冰袋包层毛巾,敷在拔牙那侧的脸颊上,每次15分钟,歇1小时再敷。这能收缩血管,减少肿和渗出,还能降低神经的敏感度。千万千万别直接把冰块贴在皮肤上,会冻伤!
饮食禁忌:这三类食物坚决别碰
术后48小时内一定要遵守“三不原则”:不喝烫的(比如热粥、热水)、不吃硬的(比如坚果、脆骨头)、不沾辣的、酸的、麻的这些刺激性调料。推荐吃温温的米粥、蒸蛋、软面条这类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吃饭的时候用没拔牙的那侧嚼。还有,含糖饮料别喝——糖会让细菌繁殖得更快,影响创口愈合。
创口护理:刷牙漱口有讲究
保持口腔干净很重要,但得避开创口:用软毛牙刷刷其他牙齿,拔牙的地方别碰;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漱口,每次含够30秒再吐。术后7天内别用力吐痰、吸创口,不然会把刚形成的血凝块弄掉,破坏恢复环境。
异常预警:这些信号必须立刻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马上去医院:张不开嘴,脸越肿越厉害;发烧超过38.5℃;口腔里一直流脓,或者有奇怪的金属味。这些都是感染往深部扩散的信号,拖久了可能会引发颌骨骨髓炎,甚至更严重的问题,绝对不能等!
拔牙后的恢复,核心就是“早排查、听医生、重细节”——先通过三步快速判断疼痛是不是正常,再按医嘱消炎止痛,做好冷敷、饮食和创口的护理,一旦出现危险信号立刻找医生。记住,别靠自行吃药“压”症状,科学护理才能让创口更快、更安全地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