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们看着宝宝软萌的笑脸时,可能没意识到——宝宝娇嫩的口腔正悄悄面临好几重健康“小麻烦”。从真菌感染到龋齿,这些“隐形小刺客”不光影响宝宝吃饭、发育,严重时还会牵连全身健康。学会这些防护知识,才能让宝宝笑得更安心。
感染性口炎的三重门
鹅口疮:像奶渍的“真菌小膜”
白色念珠菌会在宝宝口腔黏膜上形成像奶渍一样的乳白色斑膜,产道感染、奶瓶奶嘴没消毒干净,或者抗生素用多了都可能引发。最明显的是口腔里有擦不掉的乳白膜,宝宝还会抗拒吃奶、发低烧。要确诊得让医生用显微镜查有没有真菌的菌丝或孢子。
疱疹性口炎:会传染的“口腔水疱”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后,宝宝口腔里会起水疱,破了之后变成浅溃疡,上面还会盖着黄白色的渗出膜。这种病会传染,幼儿园、托班这类集体场所容易互相传染。宝宝营养状况和复发有关,要保证每天吃够维生素B族和铁。
细菌性口炎:口腔卫生的“红色警报”
宝宝免疫力低的时候,口腔里本来有的细菌可能疯长,导致口腔黏膜又红又肿,还会形成盖着灰白色假膜的溃疡。这时候得赶紧加强口腔护理,还要看看宝宝有没有贫血、营养不够之类的全身问题。
奶瓶龋齿:“甜蜜”的牙齿陷阱
抱着奶瓶睡觉的话,乳汁里的乳糖会在口腔里一直发酵产酸,把乳牙的切缘(牙尖)和牙脖子腐蚀出一圈圈龋洞。最好18个月后慢慢换成学饮杯,夜里喂奶间隔要超过4小时。宝宝长牙后,要用硅胶指套牙刷蘸温水刷牙齿,用氟化物得听医生的。
创伤性溃疡:长牙期的“小意外”
舌系带溃疡:新牙磨出来的“小伤口”
下门牙长出来时,锋利的牙尖会摩擦短舌系带,反复磨就会形成溃疡。可以用硅胶牙龈保护套隔开牙齿和舌系带,如果磨出瘢痕影响舌头活动,得赶紧找医生看看用不用做手术。
吮指性溃疡:吸手指的“警示信号”
上颌翼钩位置(口腔内部小结构)出现对称溃疡,说明宝宝吸手指、吸玩具太多了。可以给安抚奶嘴、多陪玩转移注意力,实在不行用儿童专用防吸手指套。如果一直不好,得检查有没有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地图舌:营养的“晴雨表”
地图舌(也叫游走性舌炎)是舌头背面有红斑区,边缘发白,有些宝宝吃辣会觉得疼。可能和缺锌、肠道菌群乱了或免疫力失调有关。可以查个血清锌,平时多给宝宝吃动物肝脏、坚果这类含锌多的食物。
家庭防护四大法宝
- 奶瓶、安抚奶嘴每天煮沸消毒;母乳4℃冷藏最多存72小时。
- 宝宝出生后用无菌纱布擦牙龈,长牙后用软毛指套牙刷每天刷。
- 保证吃够维生素B、铁、锌,不够可以适当补。
- 每3-6个月查口腔,建龋齿风险档案。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要是宝宝有这些情况,立刻就医:
- 拒绝吃奶还流口水超过1天;
- 溃疡越变越大,或有坏死组织;
- 发烧超过39℃,物理降温(贴退热贴、擦身子)不管用;
- 脸肿得不对称,或脖子淋巴结肿大。
宝宝的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小镜子”,科学喂养、做好护理、补足营养,就能筑起防护墙。记住,宝宝每一个健康的笑容,都藏着家长的用心守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