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高误诊率拷问医疗安全 误诊之害患者很无奈

2008-04-23 09:39:30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日前发表的博文《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引起很大争议。虽然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如此高的误诊率,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深受触动

  背景

  日前,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发表博文《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称:从一份资料里知道,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廖新波称,数字是来源于某位医生的调查,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误诊率也差不多这样。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中国的误诊比国外低,美国的误诊率是15%~40%之间,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目前的医学技术,不能100%的认识疾病,患者对医学和医生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只要见到医生,自己的病就痊愈了。

  “高误诊率”出自何处

  针对网文引发的争议,廖新波在其博客上专门作出回应。据他介绍,数据主要来自《医生永远是无奈的》一文。记者搜索到并阅读了两篇文章发现,廖新波的“门诊的误诊率是50%”之说确实来自纪小龙的《医生永远是无奈的》,至于纪小龙的结论是哪里来的,文中没有具体交代。

  据网络资料,纪小龙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每年在病理会诊中解决疑难、关键诊断1000例以上,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误诊率真有那么高吗

  山东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万书臻认为,医院门诊就诊的病人绝大多数患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此类疾病的诊断通常不会出现误诊,即便是有疑难病症的情况,有一定比例的误诊也是正常的,但也不可能出现高达50%的误诊率。根据山东省对三级以上综合医院的统计情况来看,确诊准确率和符合率都在90%以上,国家对误诊率有着严格的统计标准,所以只有按照相关标准统计出来的数据才是可信的。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部主任刘斌指出,由于一些比较杂的疑难病症在短时间内难以确诊定性,需要一个持续观察与诊断的过程,所以首次门诊的诊断,只是对病人病情的一个初步诊断,往往就不够准确,但不能就此得出“误诊”的结论。在三级甲等医院里,误诊率高达30%至50%,那肯定是不能允许的。

  然而近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第四次教学改革暨学术会议”披露的专家统计结果却显示,我国临床诊断误诊率达27.8%,其中恶性肿瘤误诊率为40%,肺外结核误诊率在40%以上,器官异位误诊率高达60%以上。据出席会议的专家介绍,这一结论是由国内30多位专家历时10年,查阅了15048篇标准误诊文献,统计了46万份病例,经计算机处理得出的。

  临床误诊率为何这么高

  在高新技术辅助检查仪器不断涌现的今天,误诊率为何高居不下?参加南京诊断学学术会议的专家从十几万份误诊病例的分析中发现误诊原因只有16种,其中分析频率在14%以上的误诊原因仅有4项:医学经验不足占25%,医生问诊与体格检查不细致占17.3%,医生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占17%,医生过分信赖或迷信辅助检查结果占14.7%。

  专家认为从医护人员方面找原因有四:一是责任心不强;二是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三是临床思维能力欠缺;四是理论基础差。目前国内的临床医生,普遍存在忽视临床基本技能锻炼的问题,诊病时只简单地问几句患病情况,不去深入了解患者生病的详细过程及与本病有关的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等。体格检查马虎,不能仔细地搜寻一切可能存在的体征。此外,过分依赖辅助检查,并且对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只看报告,不看片子,自己甚至不会阅读X线、CT、MRI片子和彩超片子,也不会测量数值。不能对所获得的各项检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全面考虑,因而极易造成误诊。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表示,“临床医学是个经验科学,哪怕是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疾病很快做出准确的诊断,医生的误诊在所难免”。当然,在诊断领域里永远不会有“一招鲜,诊遍天”。只有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有深厚的专业和基础理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

  误诊之害让患者很无奈

  误诊已经成为医学界、法律界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医生,作为拥有专业知识的群体,往往由于医疗器械、自身专业水平等原因的限制,导致对疾病判断的失误:病人,苦于对医生的“盲从”,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还常常被蒙在鼓里,即使有所不满,也往往被一句“误诊”轻轻搪塞而过。

  今年4月,一名80岁的老人因心脏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住进上海市徐家汇地段医院疗养。由于主治医生换用药物,引起药物反应,引发一系列肝、肾功能问题和电解质紊乱。在此期间,家属及病人多次向医生反映,医生一直没有采纳。撤掉此药物后,病人情况立即好转。根据一般诊疗常识,当病人发生对药物的不适应时,首先应该考虑停药。奇怪的是,在病人的出院报告中,这段情况却只字未提,连“用某药有反应”也没有提到。

  今年3月,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医院的一名大夫仅凭一次肝功能检验,就断定患者得了肝炎,让患者一家一场惊慌。为此,患者愤而向当事医院讨说法,未获满意答复。院方认为,医务工作中因机器设备等因素造成的偶尔失误现象是允许存在的。

  误诊究竟谁之过

  那么,误诊是正常现象吗?对此,《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陈晓红说,误诊绝不能说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误诊究竟该不该完全归咎于医生的责任?几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误诊是医生应该通过自身医疗水平的提高不断改善的问题,但误诊的责任并不能全部归咎于医生。陈晓红说,目前医患双方所讨论的误诊问题其实完全是两回事,她说:“医生讨论的误诊是技术层面的,但患者却是一味将问题归咎于医生的责任心。不负责任的医生确实存在,但毕竟是少数,不应该把少数人制造的个案扩大化。如果完全因为医生不负责任造成医疗问题,产生严重后果,导致了医疗事故就应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医院学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刘振华,是我国最早提出误诊学概念的学者。从事误诊研究多年的他回忆从医时,曾在医院经历一起误诊案例,一名女病人就医时,称自己腹部有不明包块,但她隐瞒了自己婚史和有性经验,因此医生就初步诊断为腹部包块,并确定手术切除后再作进一步的病理检验。打开腹腔却发现是一个成形的胎儿,但为时已晚,胎儿已无法保留。他说:“误诊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和医生的责任心没有明显关系。而且很多情况下,病人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我认为,甚至应该换一个词来去除大家对这种现象的误解,比如诊断的偏离。医学其实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它是缺乏固定条件的科学,更准确地说是一项实践活动。”

  而对于误诊,很多患者也有不同看法。有患者表示,“医生是诊断的主体方,发生误诊,也就是工作的失误,当然原因在医生方面,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误诊研究要做的是:为什么医生会发生误诊,能否找到误诊的规律。研究和报道误诊并不是声讨医生,而是帮助医生。” 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误诊

  有关人士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误诊率,而在于如何面对误诊。就目前而言,各医疗机构对误诊都是忌讳很深的。很少会有医生和医院敢于公开承认自己出现了误诊。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同样的错误可能一犯再犯,没有成为前车之鉴,就很难让别人吸取教训。由于过分强调医疗的严谨性,以及误诊后果的严重性,几乎没有给承认误诊的医院(医生)留出必要的后路,致使很多医院没有选择地要硬着头皮把问题隐瞒下来,体现出“严刑峻法反而刺激犯罪升级”这样的尴尬规律。他建议有关部门对于医疗的误诊状况予以必要的评估,对于一定范围内的误诊采取完善工作流程的方法来减少误诊的发生几率,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惩罚措施。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国家补偿机制,给予那些在误诊过程中确实遭受了损害的患者方面一定的补偿,让他们得到一定的宽慰,这可能是现实状况下,对待误诊最理想的一种选择吧。(汤雷 李军亮)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温小军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老人三年的“肺炎”竟是“肺癌”专家:肺癌高危人群有六大特征

反复咳嗽、气喘、发烧,三年内住院3次,每次住院做一次CT,医生诊断结果都说是肺炎,然而3年来病情不减却持续加重。直到近日,李大叔转院诊疗……详细>>

直肠癌当痔疮治 佛山患者病故家属堵门讨说法

家住禅城区的出租车司机廖某,去年8月在佛山某医院被诊断为痔疮并进行手术,后于10月被确诊为直肠癌中晚期,其家属认为某医院误诊导致其延误治……详细>>

无语!医院错将炎症当肿瘤 切除男子右侧睾丸

三年来,赵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全身乏力,经常头疼,精神恍惚,免疫力下降……这些都缘于2010年的一次手术,那时,位于灞桥区的一家医院诊断……详细>>

英医疗事故每年致死千人

英国患者安全局最新报告显示,英国每年有数千名患者因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失误致死。《星期日电讯报》27日援引这份报告说,去年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详细>>

医院误诊直肠癌病人受罪20载 告医院索赔20万

20年前被检查出直肠癌的初女士,却在近期到医院看病时被查出从未得过此病。当年因手术初女士的肛门被移至小腹,让她不得不坚持了20年用小腹……详细>>

  • 唐之雅

  • 叶金辉

  • 马树东

  • 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