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方的极端大风引发了一场大规模沙尘天气,沙尘由北向南蔓延,跨过长江,直抵华南地区,波及包括海南岛北部在内的18个省份,形成了近年来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此次沙尘天气强度达到强沙尘暴等级,上游沙源区起沙量可观,加上高空强风作用使沙尘传输高度较高,进一步加剧了扩散范围。
沙尘肆虐:跨越大半个中国的灾难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极端大风天气,大规模沙尘暴随之形成。沙尘从北方启程,一路向南扩散,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这场沙尘暴不仅席卷了北方地区,还跨越千山万水抵达华南,连海南岛北部都未能幸免。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此次沙尘天气强度达到强沙尘暴等级,起沙量极大。高空强风将沙尘带到高空,让其传输得更远更广。截至某下午2点,广东18个地级以上城市出现空气污染,广州、韶关空气质量指数(AQI)突破300,属严重污染,佛山、珠海等地为重度污染。
沙尘来袭,健康面临哪些危机
沙尘天气使空气中PM10浓度急剧升高,可吸入颗粒物大幅增加,直接威胁人体呼吸系统。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特定人群:
- 老年人本就身体机能下降,呼吸系统较为脆弱,沙尘中的颗粒物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沙尘的抵抗力较弱;
- 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气道本就敏感,沙尘会进一步刺激气道,加重病情。
长时间的沙尘天气还会引发眼部不适、皮肤干燥等问题。专家提醒,沙尘天气期间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要佩戴口罩和防护眼镜,降低沙尘对健康的危害。
沙尘天保命指南,赶紧码住
- 减少外出:沙尘天气期间,大家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沙尘中。
- 佩戴防护用具:出门时,佩戴N95或KN95口罩,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戴上防护眼镜,防止沙尘入眼引起不适。
- 注意个人卫生: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和手部,保持个人卫生。
- 改善室内环境: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网,保持空气清新。
- 补充水分:多喝水,能缓解因沙尘天气导致的皮肤干燥。
- 呼吸道疾病患者防护: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要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沙尘天气知识大科普
- 认识颗粒物:PM10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进入人体呼吸道;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
- 沙尘暴成因:沙尘暴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大风、干旱少雨等,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
- 应对与预防:了解这些气象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沙尘天气的形成和传播机制。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等方式预防沙尘天气。自我检测时,可观察呼吸是否顺畅、皮肤是否干燥等,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处理。
此次北方沙尘暴事件提醒我们,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深远。采取适当防护措施,能减轻沙尘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大家要重视健康警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