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别盲目求长,1-1.5小时或最佳

国内资讯 / 健康生活责任编辑:姚篮2024-10-30 09:46:44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02字
健身时长并非越长越好,1-1.5小时为黄金时间段,包括热身、训练和拉伸,过长可能导致受伤。
健身黄金时间段热身力量训练有氧训练放松拉伸
健身别盲目求长,1-1.5小时或最佳

在健身房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人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那健身真的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健身者来说,这并非必要。在健身这件事上,存在一个健身效率较高的黄金时间段。很多健身者在这个时间段内能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同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这个黄金时间段大概在1小时 - 1.5小时之间,其中包括了热身、正式训练以及放松拉伸环节。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个时间段比较合适,而长时间健身又会存在哪些问题。

一、健身时长并非越长越好

1.黄金时间段:对于大多数健身者而言,1小时 - 1.5小时是黄金时间段。

2.热身部分:

拉伸热身:选择全身的动态拉伸,如转动手腕脚踝、弓步走、高抬腿走等,大约需要10分钟。

慢跑热身:以微微出汗为标准,大约需要5分钟。总共15分钟左右的热身。

3.正式训练

力量训练:安排不同肌群训练,如周一练胸、三头肌,周三练背、二头肌,周五练腿、肩等。每个肌群选择3 - 4个动作,每个动作3 - 4组,每组8 - 12次重复。

有氧训练:选择跑步机慢跑、椭圆机或动感单车等,保持中等强度。

4.放松拉伸

重点拉伸训练到的肌肉群,如练腿后拉伸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后侧的股二头肌等。每个部位拉伸30 - 60秒,总共5 - 10分钟。

5.健身时间的影响

健身时间过短(如20分钟),身体得不到足够刺激,肌肉没有充分收缩舒张。

健身时间过长(超过1.5小时),身体疲惫,肌肉力量下降,精神难以集中,容易受伤(如关节扭伤)。

二、训练质量比训练时间更重要

1.训练重量方面:如果是刚开始健身的新手,选择较轻的重量,以能够正确完成动作12 - 15次为标准,这样可以先掌握动作的规范性。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逐步增加重量。比如深蹲,开始可以用空杠15 - 20kg,熟练后增加到30 - 40kg等。

2.组间休息很关键:若是为了增肌,组间休息要控制在1分钟以内。例如做哑铃卧推,一组10次,做完后快速调整呼吸,大概30 - 45秒就开始下一组,这样可以让肌肉持续保持充血状态,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如果是为了力量和其他运动能力,休息到呼吸平稳就行。比如进行硬拉训练,一组8次后,深呼吸几次,感觉呼吸平稳了就开始下一组,这样可以在恢复一定体力的同时,不断挑战力量极限。

3.训练精准程度也不容忽视:每个动作都有规范的动作模式,以引体向上为例,要注意双手的握距、身体的摆动幅度等。正确的握距可以更好地刺激背阔肌等目标肌肉,避免因动作不标准而导致其他肌肉代偿,影响训练效果。

三、提高健身效果的方法

1.动作深化是一种有效方法

每次健身安排三四个动作。例如针对胸肌训练,可以选择平板哑铃卧推、上斜哑铃卧推、蝴蝶机夹胸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7 - 10组。像平板哑铃卧推,第一组可以用较轻的重量做12 - 15次的热身组,然后后面的8 - 9组逐渐增加重量,每组8 - 12次重复,这样可以对胸肌进行深度刺激。

2.缩短间歇也有助于提高效果

对于减肥运动,可以将组间休息时间设置为10 - 20秒。比如进行波比跳训练,一组15 - 20个,做完一组后只休息10 - 15秒就进行下一组,这样可以持续提高心率,增加热量的消耗。

四、长时间健身易运动过度产生不良影响

1.长时间健身容易导致身体素质突然下降

身体的疲劳难以恢复。连续长时间健身后,肌肉的酸痛感会持续很久。例如连续进行3 - 4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后,肌肉可能会酸痛3 - 5天,而且下次训练时力量会明显下降。身体的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身体更容易生病,比如感冒等小病的发生率会增加,因为身体在长时间的压力下,免疫系统的功能会受到抑制。

2.长时间健身还可能使减脂进入瓶颈期

身体适应了长时间的运动模式后,消耗的热量会逐渐减少。例如开始每天3 - 4小时健身能消耗很多热量,但是一段时间后,身体会调整代谢,消耗的热量不再增加,减脂效果就会停滞不前。

综上所述,健身并非时间越长越好。我们要合理安排健身时间,注重训练质量,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健身效果,同时避免长时间健身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才能达到健康、高效的健身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