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刊发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追踪了51万名中国成年人,揭示了适量食用辣椒与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风险之间的紧密关联。研究发现,每周食用辣椒4次以上者,全因死亡率下降23%,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4%,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减少44%和61%。这一发现不仅为膳食与慢性病防控提供了新依据,还让辣椒素这种关键活性成分走进了大众视野,它可能成为未来开发辅助疗法的突破口。
小小辣椒素,竟有抗癌大潜力?
辣椒素是辣椒发挥健康效益的核心成分,它能激活人体的TRPV1受体,从而触发一系列有益的生理调节。首先,辣椒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慢性炎症,减少自由基对DNA的损伤,从根源上降低癌症风险。其抗氧化功能也不容小觑,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教授指出,辣椒素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尤其对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抑制率达42%,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 - 肿瘤学》。此外,辣椒素还能通过促进一氧化氮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健康提供双重保护。
吃辣好处多,但这些人要注意!
研究显示,吃辣频率与健康获益呈正相关,每周吃辣6至7次者获益最显著,全因死亡率下降14% - 25%。其中,女性及50 - 65岁中老年人群受益更明显,这可能与他们的激素水平或代谢需求相关。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大量吃辣。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谨慎食用辣椒。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强调,辣椒摄入需结合健康烹饪方式,如清蒸、凉拌,每日新鲜辣椒量控制在10克以内,避免与高油高盐饮食结合,以降低消化道刺激风险。
科学吃辣指南,助你健康吃辣!
公众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模式将辣椒纳入健康饮食。比如,将辣椒与蔬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搭配食用,避免过度烹饪。用小米辣凉拌蔬菜或快炒豆腐,既能获取辣椒素的健康效益,又能减少热量摄入。同时,辣椒素具有“剂量依赖效应”,规律性摄入比偶尔大量食用更有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适量吃辣可能延缓衰老、降低慢性病风险,但要结合个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整。专家建议,将辣椒作为天然香辛料,替代部分高热量调味品,实现“低成本、易实施”的健康干预。 这项研究为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提示适量吃辣可能成为预防慢性病的日常策略。但要实现辣椒带来的健康效益,还需以科学方法为基础,包括控制摄入量、选择健康烹饪方式以及关注个体差异。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辣椒素在药物开发中的潜力。不过在当下,公众可以优先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合理利用天然食材的生物活性价值,为自身健康增添一道保护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