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时会感到胸骨后烧心,或是反流上来苦味的液体?这可能是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这种由十二指肠胆汁反流至食管引发黏膜损伤的慢性炎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反流、胸痛等。早期识别与规范治疗十分重要。
症状识别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可分为典型症状和食管外表现:
- 典型症状:胸骨后烧心(餐后或平卧时加重)、反流苦味液体、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吞咽困难(中后期出现)、口苦(晨起明显)
- 食管外表现: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等
建议记录症状日记,记录出现时间、饮食、体位等触发因素。若出现呕血、吞咽困难加重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突发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
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空腹服用,疗程4-8周
- 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餐前30分钟服用
-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餐后2小时服用 注意药物副作用管理,如便秘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包括内镜缝合术(轻度括约肌松弛)和胃底折叠术(重度病例)
日常管理:
- 心理调适:焦虑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建议尝试放松训练
- 用药依从性:使用提醒工具确保按时服药
- 定期随访:每2年胃镜监测,筛查并发症
预防与护理
饮食调整:
- 避免高脂(>15g/份)、辛辣食物
- 采用低酸低脂饮食(如蒸鱼配糙米)
- 饭后2小时避免平卧
体位管理:
- 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cm
- 避免弯腰用力
康复计划:
- 逐步增加运动量(从5分钟拉伸到30分钟步行)
- 记录药物反应
- 吞咽功能训练(如空吞咽练习)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需要建立"症状-治疗-预防"的闭环管理。定期与消化科医生沟通,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确保治疗连续性与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