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很多人常常把鼻病毒感冒和流感混为一谈。有报道显示,有人因擤鼻涕不当引发中耳炎。这就提醒我们,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掌握科学的擤鼻涕方法十分重要。权威医学资料显示,鼻病毒感冒占普通感冒的70%-80%,而流感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重症风险更高。如果误判疾病类型,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鼻病毒感冒和流感有啥不同?擤错鼻涕危害有多大?
- 病原体与症状大不同:鼻病毒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主要感染上呼吸道,症状以鼻塞、流涕为主,一般不发热或者仅有低热,病程大概5 - 7天就能自愈。而流感是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起病很急,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 - 40℃,还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的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
- 擤鼻涕错误行为的后果:鼻腔和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用力擤鼻时,鼻腔压力会升高,病原体可能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儿童的咽鼓管短而直,更容易发生感染。老年人血管较脆弱,用力擤鼻可能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 并发症预警信号:如果出现耳痛、耳闷胀、听力下降等症状,可能是中耳炎。如果突然头晕、胸痛,可能是心脑血管问题,这些情况都要及时就医。
科学擤鼻涕全攻略,疾病管理这样做!
- 分步骤擤鼻涕:
-
单侧轻擤法:用手指轻轻按压一侧鼻孔,让另一侧缓慢擤出鼻涕。
- 鼻腔湿润预处理:鼻涕黏稠时可用生理盐水喷鼻或吸入蒸汽稀释。
- 特殊人群护理:婴幼儿可选择柔软吸鼻器;老年人擤鼻涕前建议监测血压。
-
- 日常预防:
-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适宜湿度,定期清洁加湿器。
- 手部卫生:擤完鼻涕后彻底洗手。
- 疫苗与防护: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患流感和重症的风险。
-
- 并发症应对:
-
初步处理:耳朵不适可用温毛巾敷耳缓解。
- 就医时机:耳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应及时就诊。
- 药物使用:鼻病毒感冒不需用抗生素;奥司他韦只对流感有效。
-
康复支持策略
- 症状期自我护理:
-
对症缓解:温盐水漱口缓解咽喉刺激。
- 休息与营养: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
-
- 康复期注意事项:
-
鼻腔清洁:使用洗鼻器时保持正确姿势。
- 听力保护:中耳炎康复后避免气压变化大的活动。
-
- 长期健康管理:
-
健康监测:慢性鼻炎患者定期做耳科检查。
- 习惯培养:养成正确擤鼻的习惯。 通过对疾病本质、操作细节和健康管理策略的系统解析,我们知道了区分疾病类型和规范擤鼻动作是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希望大家都能建立科学的防护意识,把这些健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