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关节炎日: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3.55亿人

2016-10-12 07:46:52  来源:健康时报网    转载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10月12日为“世界关节炎日”,以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关节炎这种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截止2015年估计中国大陆的关节炎病人有1亿以上,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中国有一个怪现象,很多最先进的治疗方法都在电线杆的小广告上,什么治不好的病在电线杆上都能治好,风湿病就属于这样一类疾病。

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一两百种,它们共同的临床特征是“侵犯骨与关节”,是一类致残性非常高的疾病,保守估计,患者总数至少在两亿以上。

而中国现在从事风湿免疫专业的医生,大概只有五千余人,风湿科也未在全国医院覆盖,甚至一些知名的三甲医院都没有风湿免疫科,致使大量患者被分散到其他科就医。

我们经常开玩笑地称骨科为风湿外科,因为风湿病后期关节出现残疾后确实也要靠骨科手术来治疗,但出现关节肿痛的病人,疾病早期到风湿免疫科诊断、治疗才更专业。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在患病前一两年就可能出现关节破坏,十年左右就会导致患者残废。而一般认为,在发病的三到六个月内控制疾病是最好的时间窗。所以很有必要提醒有就医条件的患者,别被网上看到的一些片面地、断章取义的碎片式的知识误导自己,贻误治疗时机。

1984年,我到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工作时,治疗风湿性疾病除了一两种消炎止痛药外,几乎没有其他药物,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一步一步从正常人走向残废,但是近五到十年,尤其是生物制剂的出现,风湿免疫科领域的新药层出不穷,使我们对这个病有了新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们治疗的一些模式,关节破坏的控制率已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也不得不遗憾地承认,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依然不能根治,这也是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原因。因为很多病人的期望很高,吃药就要根治,还有些人吃药后依然关节疼,他就会认为药物没效,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是有效的,只是它的疗效还没出来,可能要两三个月效果才慢慢显现出来。

除了相信医生相信科学外,还有一点特别要提醒的是,长期治疗一定要定期检查。很多病人看完第一次以后好几年才来看第二次,这时问题可能已经很严重了,再怎么治疗也不可逆。当然,定期随诊的病人也质疑地问,我上个月刚检查过了,为什么又要给我查?实际上,我们检查的目的,第一次可能在于诊断,以后随诊的检查可能除了诊断以外,还要评估病情活动是否控制,或者是否有病情的复发,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要观察你长期吃药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如果有就要换药或停药。此外,一旦出现病情复发,或关节肿痛加重也一定要及时看大夫,这才是正确的就医方式。

相关阅读:

治强直一半靠锻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古洁若:有种专业说法是“治强直,一半治疗,一半锻炼”。患者应请教专业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另外,保持适当的体位和姿势对治疗强直非常重要,比如,在站立时应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

骨关节炎要借力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郭全义:骨关节炎患者要养成两个习惯。第一个习惯是坐在椅子上站起时,养成双手扶着椅子两侧的扶手用力,帮助站起的习惯。第二个习惯是坐在沙发上站起的时候,养成双手托在膝关节上用力站起的习惯。上述两个扶椅、托膝的习惯,可以将膝关节承受的力量分散开,减少对关节的磨损和压力,对骨关节炎患者很有帮助。

(责任编辑:张晓萌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新疗法 关节炎日

专家:治疗急性脑中风有了新疗法

脑中风的治疗在我国一直是出于被动阶段,近日在北京举行的“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上市会,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说该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比……详细>>

湖南采新疗法成功促醒昏睡数月两名“植物人”

记者18日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通过植入脊髓电刺激器,辅以药物、高压氧等治疗,激活“沉睡”的大脑细胞,成功促醒两位昏迷数月的“植物人……详细>>

首款获批CSF1R抑制剂 FDA今日批准第一三共抗癌疗法上市

今日,美国FDA宣布,批准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公司开发的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抑制剂Turalio (pe……详细>>

新疗法有望让急性肾损伤病人摆脱对透析的依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的疗法可能有助逆转病人因患上急性肾损伤而遭受的损害,并且可能在未来消除透析治……详细>>

艾滋病毒新疗法有望实现临床试验 艾滋患者日常饮食建议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借助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艾滋病治疗研究的巨大进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天普大学的这个研究团队经过数……详细>>

  • 易伟宏

  • 彭力平

  • 吴晓亮

  • 庞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