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资助养老!祈福护老公寓入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福利署于2025年9月22日宣布,10月1日起新增9间养老机构作为「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和惠州。其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祈福护老公寓凭借卓越的医养结合服务与对港人养老需求的深度理解,成功入选该计划。此举不仅为正在轮候长期护理服务的香港长者拓宽了北上养老的优质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公布名单截图)
祈福护老公寓背靠大夫山,环境优美
政策托底,破解香港养老难题
作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的养老压力早已凸显。当前,香港公立安老院舍平均轮候时长高达3至4年,数万名长者在等待中期盼一个安心的养老归宿。为缓解这一困境,香港社会福利署从2014年推出广东院舍照顾服务,并自 2023 年扩展及持续优化政策,不断增加认可服务机构数目。根据“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符合条件的香港长者将由香港特区政府全额资助其在内地指定养老机构的食宿、护理服务及基本医疗等费用,长者仅需承担部分自费项目。
这一政策如同“及时雨”,让“跨境养老,无缝衔接”从愿景变为现实。政策红利下,越来越多香港长者选择扎根大湾区。据香港立法会2025年《数据透视》显示,截至2024年中,定居广东的65岁及以上香港老人达9.96万名,较10年前激增40.5%,跨境养老已成主流选择之一。
专业护航,跨境医养结合显成效
祈福护老公寓负责人黄慧波表示,公寓多年来始终积极服务港澳长者,目前香港长者占比约20%。作为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护老公寓依托广东祈福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组建专业医护团队,提供全天候照护、慢病管理及急诊转诊等一站式医养服务。
82岁的香港长者李奶奶(化名)正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入住时她认知能力有所下降,表情淡漠、沟通困难。医疗团队通过MAKS联合回忆疗法、音乐治疗等方式为她定制个性化方案。如今,李奶奶不仅愿意主动交流,更时常开玩笑、积极参与活动,身心状态显著改善。此外,香港长者还可叠加使用“长者医疗券”及“港澳药械通”政策,在祈福医院享受与香港趋同的医疗及用药服务,消除跨境养老的健康后顾之忧。
广东祈福医院定期到护老公寓开展健康讲座
在生活照护方面,居住环境、饮食和“雀神争霸”等文娱活动与香港非常接近,护理团队懂粤语,沟通无障碍,生活方式“同声同气”。
4步轻松申请,融入1小时生活圈
正因为如此,多年以来,不少长者及家属期盼祈福护老公寓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以获得政策支持,减轻经济负担,更安心地选择跨境养老。此轮,经过香港特区政府严格遴选和多轮实地考察,祈福护老公寓顺利入选。
对期盼北上养老的香港长者而言,入住流程的便捷性至关重要。祈福护老公寓团队全程提供协助,4步即可完成申请:联系转介办事处提交申请→参加社署「安老服务统一评估」→选择入住祈福护老公寓→轻松办理入住。
不仅如此,祈福护老公寓所处的祈福新邨是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商业、医疗、教育、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一站式”生活圈;社区内的粤港澳便民服务中心,还能让长者就近办理跨境事务。交通更是便捷——地铁1站到广州南站,多班直通巴士往返香港各区,多维交通网络织就“1小时养老生活圈”,方便香港家人频繁探视。
未来可期:双向奔赴促融合,跨境养老更温暖
祈福护老公寓一直备受大湾区居民关注。今年8月,随着二期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新增200余张床位,进一步丰富了养老服务供给。公寓提供单人间、双人间及套房等多种房型选择,以满足不同长者的居住偏好与照护需求。在功能规划上,科学划分自理区、半护理区、全护理区及特殊照护区,可覆盖长者从自理到失能全阶段的持续照料。在适老化设计方面,配备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走廊扶手、圆角家具及24小时紧急呼叫系统,全面兼顾长者安全与便利性。
此次,祈福护老公寓入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是大湾区跨境养老“双向奔赴”的缩影。未来,这里将继续以医养结合为核心,进一步对接香港养老服务标准,在照护理念、膳食服务、文化社交中融入更多香港特色,让每一位北上养老的香港长者,都能在大湾区找到温暖的家,让跨境养老成为大湾区民生融合的温暖实践。
(文/广东祈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