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病Congenital myopathies
编码8C72
子码范围8C72.0 - 8C72.Z
关键词
索引词Congenital myopathies
同义词benign congenital myopathy、良性先天性肌病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CM
别名先天性肌病、先天性肌无力、先天性肌营养障碍、遗传性先天性肌病、先天性肌肉无力症、先天性肌病综合征
先天性肌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肌肉活检病理学特征:
- 特异性结构异常(如中央轴空、线状体、中央核或核内移)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发现已知致病基因突变(如RYR1、ACTA1、SEPN1、TPM2/TPM3等)。
- 肌肉活检病理学特征: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出生时或婴儿期起病的非进行性或缓慢进展性肌无力(近端肌群为主)。
- 肌张力低下(全身性或近端显著)。
- 家族史:
- 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连锁遗传模式(部分散发病例需排除新发突变)。
- 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电生理检查:
- 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但部分类型可正常。
- 影像学特征:
- 肌肉MRI显示脂肪浸润或水肿(股四头肌、髂腰肌等近端肌群优先受累)。
- 血清学指标:
- 肌酸激酶(CK)正常或轻度升高(通常<5倍正常值上限)。
- 电生理检查: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实验室检查
│ ├─血清CK检测
│ └─基因检测(靶向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
│
├─电生理检查
│ └─肌电图(EMG)
│
├─影像学评估
│ ├─肌肉MRI(大腿/骨盆带)
│ └─超声(动态评估肌肉收缩功能)
│
└─病理学检查
└─肌肉活检(开放活检/针吸活检) -
判断逻辑:
- 肌肉活检:
- 核心作用:发现特异性结构异常(如中央轴空区域、线状体堆积)是确诊的关键。
- 结果解读:需结合HE染色、氧化酶染色(NADH-TR、COX)及电镜结果综合分析。
- 基因检测:
- 优先级:先检测高频突变基因(如RYR1占中央轴空病70%),阴性者扩展至全外显子组测序。
- 临床关联:特定基因型与表型相关(如ACTA1突变常伴严重新生儿呼吸衰竭)。
- 肌肉MRI:
- 模式识别:近端肌肉选择性脂肪化(如股中间肌早期受累)提示先天性肌病可能。
- 肌电图:
- 鉴别价值:正常或肌源性损害可排除神经源性病变(如脊髓性肌萎缩症)。
- 肌肉活检: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
血清肌酸激酶(CK):
- 正常范围:
- 成人:男性 39-308 U/L,女性 26-192 U/L
- 儿童:≤2倍成人上限
- 异常意义:
- 轻度升高(2-5倍):支持先天性肌病(如中央核肌病);显著升高(>10倍)需警惕肌营养不良。
- 正常范围:
-
肌肉活检病理指标:
- 异常特征:
- 中央轴空病:NADH-TR染色显示肌纤维中央区域氧化酶活性缺失。
- 线状体肌病:Gomori三色染色见胞浆内红色杆状体聚集。
- 临床提示:结构异常类型与基因突变相关(如RYR1突变多伴中央轴空)。
- 异常特征:
-
基因检测结果:
- 致病性判定:
- 根据ACMG指南分类(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需结合表型相符性。
- 阴性结果处理:
- 建议重新评估临床表型或采用全基因组测序(WGS)检测非编码区变异。
- 致病性判定:
-
肺功能检测:
- 关键指标:
- 用力肺活量(FVC)<80%预计值提示呼吸肌无力,需启动呼吸支持评估。
- 关键指标: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基于典型临床表现(婴儿期肌无力+肌张力低下)和CK检测。
- 确诊:通过肌肉活检发现特异性结构异常,或基因检测明确致病突变。
- 分型:结合病理特征和基因型确定具体亚型(如中央轴空病、中央核肌病)。
- 并发症筛查:定期监测肺功能、脊柱侧凸及心肌病变(特定基因型需加强随访)。
参考文献:
- UpToDate《Congenital myopathie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 GeneReviews®《RYR1-Related Disorders》
- 《欧洲神经病学学会先天性肌病诊断指南》(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