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乳腺原位癌Unspecified Carcinoma in situ of breast
编码2E65.Z
关键词
索引词Carcinoma in situ of breast、未特指的乳腺原位癌、乳腺原位癌、乳腺原位癌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Lobular-Carcinoma-In-Situ-LCIS
别名早期乳腺癌、零期乳腺癌
未特指的乳腺原位癌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大多数未特指的乳腺原位癌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具有高度特异性。
典型症状
-
乳房肿块:
- 可触及无痛性肿块(罕见,约5%-10%,主要见于较大病灶或乳头状原位癌)。
-
乳头溢液:
- 非哺乳期乳头自发性分泌物,多为血性或浆液性(较少见,约5%-10%,导管内乳头状癌更常见)。
-
皮肤改变:
- 乳房局部皮肤凹陷(酒窝征)或红斑(极罕见,<5%,需警惕合并浸润性癌可能)。
-
乳头回缩:
- 乳头内陷或方向改变(罕见,约5%-10%,多见于中央区病灶)。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通过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以下体征。
典型体征
-
乳房X线摄影(钼靶)异常:
- 微钙化点聚集:簇状、线状或分枝状钙化(高,80%-90%,导管原位癌主要表现)。
- 局灶性非对称密度(常见,30%-50%)。
-
超声检查:
- 低回声肿块伴微钙化(常见,40%-60%)。
- 导管扩张伴内部回声(较少见,20%-30%)。
-
磁共振成像(MRI):
- 段性或区域性强化(高,70%-80%)。
- 动态增强曲线呈平台型或持续上升型(常见,60%-70%)。
-
组织活检病理特征:
- 细胞核级异常(低/中/高级别核异型性)(高,100%)。
- 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高,10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免疫组化标记物:
- ER阳性率:70%-80%,PR阳性率:60%-70%,HER2阳性率:15%-30%(与核分级相关)。
-
影像学表现:
- 钼靶:微钙化为主(异常率:80%-90%)。
- 超声:低回声伴钙化(异常率:40%-60%)。
- MRI:段性强化(异常率:70%-80%)。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医学共识,具体诊疗请遵从专业医生指导。由于未特指的乳腺原位癌的具体类型可能涉及多种亚型,因此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