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费城染色体(Ph1)阳性Chronic myelogenous leukaemia,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1) positive
编码2A20.01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myelogenous leukaemia,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1) positive、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费城染色体(Ph1)阳性
缩写CML、Ph1阳性CML、Ph染色体阳性CML
别名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费城染色体阳性慢粒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费城染色体(Ph1)阳性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Ph染色体阳性:通过细胞遗传学分析检测到t(9;22)(q34;q11)易位。
- 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RT-PCR或FISH)检测到BCR-ABL1融合基因。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疲乏无力(70%-80%)
- 体重下降(50%-60%)
- 夜间盗汗(60%-70%)
- 脾肿大(70%-80%)
-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常超过100×10^9/L
- 非典型症状和体征:
- 发热(20%-30%)
- 关节痛(10%-20%)
- 腹胀(40%-50%)
- 皮肤瘀点或瘀斑(10%-20%)
- 胸骨压痛(10%-15%)
- 黄疸(<5%)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脾肿大+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
- 血液学检查异常(如全血细胞计数异常)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CT:
- 异常意义:显示脾脏肿大,有助于评估脾脏大小和结构。
- 骨骼X线片或MRI:
- 异常意义:发现溶骨性病变,提示疾病进展或其他并发症。
- 腹部超声/CT:
-
骨髓穿刺及活检:
- 异常意义: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红系和巨核系相对减少。可见大量未成熟阶段细胞(如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等)。
-
血液生化指标:
-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 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提示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
-
其他检查:
- 心电图:排除心脏相关并发症。
- 凝血功能检查:评估出血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细胞遗传学检查:
- Ph染色体阳性:直接确诊CML。
- 荧光原位杂交(FISH):用于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适用于细胞遗传学分析失败或不明确的情况。
-
分子生物学检查:
- RT-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早期复发。
- 定量RT-PCR:监测BCR-ABL1转录本水平,评估治疗反应。
-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
-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100×10^9/L):提示粒细胞增生。
- 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 血小板计数变化:可增高、正常或降低。
- 外周血涂片: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导。
- 全血细胞计数:
-
血液生化指标:
-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提示肝脏受累。
- 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提示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
-
凝血功能检查:
-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Ph染色体和BCR-ABL1融合基因),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 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评估脾脏和其他器官受累情况)、骨髓穿刺及活检(评估骨髓增生情况)、血液生化指标(评估肝功能和组织损伤)。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如Ph染色体和BCR-ABL1融合基因),并结合血液学和生化指标进行全面评估。
权威依据:《Hematology: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The Biology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等相关专业书籍和期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