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椎间盘退变Unspecifie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编码FA80.Z
关键词
索引词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未特指的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性疾病、椎间盘变性
缩写WZDJD
别名椎间盘老化、椎间盘退化、腰椎间盘退变、颈椎间盘退变、胸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G30.5 慢性神经性疼痛
MG30.5Y其他特指的慢性神经性疼痛MG30.5Z未特指的慢性神经性疼痛MG30.50慢性中枢神经性疼痛MG30.51慢性周围神经性疼痛ME93 生物力学损害,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ME93.41椎间盘水平的神经管狭窄,颈部ME93.Y其他特指的生物力学损害,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93.Z未特指的生物力学损害ME93.43椎间盘水平的神经管狭窄,腰部ME93.0节段性和躯体性机能障碍ME93.3椎管结缔组织性狭窄ME93.1椎管不全脱位性狭窄ME93.5椎间孔骨性和不全脱位性狭窄ME93.6椎间孔结缔组织和椎间盘狭窄ME93.2椎管骨性狭窄ME93.40椎间盘水平的神经管狭窄,头部ME93.44椎间盘水平的神经管狭窄,骶部ME93.42椎间盘水平的神经管狭窄,胸部ME93.4椎管椎间盘狭窄ME93.4Y其他特指的椎管椎间盘狭窄ME93.4Z未特指的椎管椎间盘狭窄ME93.4Z结构改变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8B93 神经根病
8B93.2电击所致的神经根病8B93.8脊椎退行性变所致神经根病8B93.6椎间盘病变所致的神经根病8B93.3放射性损伤所致的神经根病8B93.7肿瘤性疾病所致的神经根病8B93.Y其他特指的神经根病8B93.Z未特指的神经根病8B93.4营养不良所致的神经根病8B93.0神经根压迫症8B93.1代谢障碍性神经根病8B93.5中毒性神经根病8B93.5脊髓病未特指的椎间盘退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椎间盘退变是指在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中发现椎间盘存在退化性改变,但具体部位或程度尚未明确指定的一种状态。这类退变涉及椎间盘结构和功能的广泛变化,包括水分减少、弹性下降以及纤维环和髓核的损伤。未特指的椎间盘退变通常作为诊断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在进一步详细检查后可能会被归类为特定类型的椎间盘退变。
病因学特征
-
年龄因素:
- 年龄增长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自然因素。随着年龄增加,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和水分流失,导致其失去弹性和缓冲能力,从而易于受损。
-
机械负荷:
- 长期重复性的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会加速椎间盘磨损,促进纤维环微小撕裂的发展,进而引发椎间盘退变。
-
遗传因素:
- 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可能影响椎间盘的结构强度,某些人群因遗传原因而更容易遭受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
代谢与营养状态:
- 胶原蛋白合成效率降低、钙磷代谢失衡等代谢问题会影响椎间盘健康,加速退变进程。
-
创伤史:
- 急性脊柱损伤可直接破坏椎间盘完整性,慢性损伤则通过长期累积效应间接促进椎间盘老化。
-
生活方式:
- 不良姿势习惯(例如久坐)、肥胖及吸烟等行为被认为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病理机制
-
椎间盘脱水:
- 椎间盘主要由富含水分的髓核和环绕在外的纤维环组成。随着年龄增长或其他因素影响,髓核内的水分逐渐丧失,导致椎间盘体积缩小,并失去原有支撑力。
-
纤维环损伤:
- 纤维环负责维持椎间盘形状并防止髓核外溢。一旦纤维环受到损伤,不仅无法有效保护髓核,还可能导致髓核物质向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根。
-
生物力学改变:
- 椎间盘退变改变了脊柱局部的生物力学环境,增加了相邻椎体间的压力分布不均,进一步加剧了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害。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或颈痛,有时伴有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或上肢放射痛(臂丛神经痛)。
- 感觉异常:受影响区域可能出现麻木感、刺痛或无力现象。
-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患者可能会避免某些动作或姿势,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中华骨科杂志》
- 《Spine》期刊文章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医学研究整理而成,具体情况需结合临床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