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椎间盘退变Other specifie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编码FA80.Y
关键词
索引词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其他特指的椎间盘退变
缩写IVD-Degeneration、椎间盘退变
别名椎间盘损伤、椎间盘病、腰椎间盘退变、颈椎间盘退变、脊柱间盘退变
其他特指的椎间盘退变(FA8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 MRI T2加权像显示椎间盘信号强度显著降低("黑间盘征"),伴纤维环裂隙或终板Modic改变(Ⅰ-Ⅲ型)。
- CT或X线显示椎间隙高度丢失≥30%,伴骨赘形成或真空现象。
- 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理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机械性腰背痛/颈肩痛(活动加重、休息缓解),伴节段性神经根症状(如皮节麻木、肌力下降)。
- 动态加重试验阳性(如腰椎过伸诱发下肢放射痛)。
- 病理学证据(手术标本):
- 纤维环分层断裂,髓核蛋白多糖含量<15%(正常>30%),Ⅱ型胶原比例异常。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至少一项支持条件(临床表现或病理证据)。
- 高度疑诊:无影像学特征改变时,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表现(机械性疼痛+神经根症状)。
- 电生理检查显示受累神经根损害(如H反射延迟)。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首选检查:MRI(T1/T2加权像、STIR序列)
│ ├─评估内容:椎间盘信号、纤维环完整性、终板改变
│ └─判断逻辑:T2低信号+纤维环裂隙=退变进展期
├─补充检查:CT三维重建
│ ├─评估内容:骨赘形态、椎间孔狭窄程度
│ └─判断逻辑:椎间孔截面积<50mm²=神经根压迫高风险
└─基础检查:X线动力位片
├─评估内容:椎间活动度、滑脱程度
└─判断逻辑:过屈/过伸位椎体移位>3mm=节段失稳 -
电生理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NCV):
- 判断逻辑: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50%提示背根神经节受压。
- 肌电图(EMG):
- 判断逻辑:静息状态出现正尖波/纤颤电位=慢性神经根损伤。
- 神经传导速度(NCV):
-
功能评估:
- Schober试验(腰椎):
- 判断逻辑:活动度增加<5cm提示腰椎活动受限。
- Spurling试验(颈椎):
- 判断逻辑:头侧屈加压诱发上肢放射痛=神经根激惹征。
- Schober试验(腰椎):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5 mg/L:需排除感染性脊柱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 ESR>20 mm/h:提示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需进一步排查强直性脊柱炎。
-
遗传检测:
- COL9A2基因突变:与早发性椎间盘退变(<40岁)显著相关。
- VDR基因多态性:影响维生素D代谢,与退变加速相关。
-
代谢指标:
- 空腹血糖>7.0 mmol/L: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加剧终板营养障碍。
- 血乳酸>2.2 mmol/L:反映椎间盘细胞糖酵解代谢亢进状态。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特征性影像学表现(MRI黑间盘征+结构破坏),结合典型机械性疼痛模式。
- 辅助检查应遵循"MRI优先、电生理补充"原则,CT用于术前骨性结构评估。
- 实验室异常多提示合并症或加速退变的危险因素,需针对性干预。
参考文献:
《中华骨科杂志》椎间盘退变诊疗共识(2023版)
《Spine》期刊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研究(2024, Vol.49, No.5)
国际脊柱外科协会(ISASS)退行性脊柱疾病诊疗指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