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涉及白细胞系的免疫系统疾病Other specified Immune system disorders involving white cell lineag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6:18:43
编码4B0Y

关键词

索引词Immune system disorders involving white cell lineages、其他特指的涉及白细胞系的免疫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体质性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May-Hegglin异常、Hegglin异常、Hegglin综合征、Alder-Reilly异常、Alder异常、Alder综合征、Pelger-Huet异常、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异常、单核细胞数量异常、淋巴细胞数量异常、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增多症、持续性多克隆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功能异常
缩写WBC-Immune-Dis
别名白细胞相关免疫性疾病、白细胞相关免疫障碍、白细胞介导的免疫疾病、白细胞系免疫病

其他特指的涉及白细胞系的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基因检测确诊:通过二代测序(NGS)或靶向基因检测明确致病基因突变(如MYH9基因突变诊断May-Hegglin异常)。
    • 骨髓活检病理诊断:发现特征性形态学异常(如中性粒细胞内Döhle样包涵体)伴造血细胞发育不良。
  2. 必须条件(确诊必需)

    • 持续白细胞功能异常
      •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阳性(吞噬指数≤30%,正常值>50%)。
      • 氧化爆发试验异常(DHR123流式检测荧光强度≤正常值60%)。
    • 典型形态学证据:外周血涂片镜检显示特定异常(如Alder-Reilly异常的粗大嗜天青颗粒)。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临床阈值
      • 1年内≥3次严重细菌/真菌感染(需病原学证实)。
      • 持续发热(>37.8℃)伴CRP>50 mg/L超过2周。
    • 免疫学异常
      • CD4/CD8比值<0.8(正常1.0-2.5)或NK细胞活性<15%(正常>20%)。
      •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G<6g/L)。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一级筛查
├─ 全血细胞计数+涂片镜检(形态学初筛)
├─ 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IgG/IgA/IgM)

二级功能评估
├─ 中性粒细胞功能试验
│ ├─ 吞噬功能检测
│ ├─ 氧化爆发试验
│ └─ 趋化性分析
├─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4/CD8/NK)

三级病因确认
├─ 骨髓穿刺+活检(病理及细胞遗传学)
├─ 靶向基因检测(MYH9/ELANE等)
└─ 自身抗体谱(ANA/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1. 判断逻辑
    • 涂片镜检异常→触发功能试验:若发现颗粒异常,需验证吞噬/杀菌能力。
    • 免疫功能低下(如IgG↓+CD4↓)→指向基因检测:提示先天性免疫缺陷可能。
    • 骨髓增生异常→排除继发因素:需结合药物史/感染史区分获得性或遗传性。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中性粒细胞吞噬率 <50% 杀菌功能缺陷,易发生化脓性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CD4/CD8比值 <0.8 T细胞调节失衡,提示自身免疫或肿瘤风险 免疫调节治疗+肿瘤筛查
血清IgG <6 g/L 体液免疫缺陷,增加呼吸道/肠道感染风险 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
NK细胞活性 <15% 抗病毒/抗肿瘤能力下降 干扰素治疗+定期影像学监测
骨髓原始细胞 >5% 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风险 骨髓移植评估
基因突变 MYH9/ELANE阳性 确诊遗传性疾病(如May-Hegglin异常) 遗传咨询+家系筛查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血常规+涂片发现形态异常 → 启动免疫功能评估。
  2. 确诊:功能试验异常+基因/骨髓病理阳性 → 明确疾病分型。
  3. 鉴别:排除感染、药物、肿瘤等继发因素(如HIV检测、毒物筛查)。
  4. 治疗导向
    • 遗传性疾病:支持治疗+并发症管理
    • 获得性疾病:去除诱因+免疫重建

参考文献

  • WHO《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断指南》(2023)
  • 《Williams Hematology》(第10版)
  • 美国血液学会(ASH)《白细胞功能异常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