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数量正常或降低的两种以上免疫球蛋白严重缺乏的免疫缺陷症Immunodeficiencies with severe reduction in at least two serum immunoglobulin isotypes with normal or low numbers of B cells
编码4A01.01
关键词
索引词Immunodeficiencies with severe reduction in at least two serum immunoglobulin isotypes with normal or low numbers of B cells、B细胞数量正常或降低的两种以上免疫球蛋白严重缺乏的免疫缺陷症、非家族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获得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NOS、寻常变异型免疫缺陷、非家族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普通变异型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NOS [possible translati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抗体缺乏综合征 [possible translation]、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抗体缺陷综合征 [possible translation]、低丙种球蛋白血症NOS [possible translation]、普通变异型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抗体缺陷综合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NOS、非家族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抗体缺乏综合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NOS、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伴免疫球蛋白生成B淋巴细胞、伴免疫球蛋白生成B淋巴细胞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同义词nonfamilial hypogammaglobulinaemia、common variable immune deficiency、nonfamilial agammaglobulinaemia、common variable agammaglobulinaemia、agammaglobulinaemia NOS、agammaglobulinaemia antibody deficiency syndrome、hypogammaglobulinaemia antibody deficiency syndrome、acquired agammaglobulinaemia NOS、Hypogammaglobulinaemia NOS
缩写CVID
别名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反复感染综合征、免疫缺陷病
B细胞数量正常或降低的两种以上免疫球蛋白严重缺乏的免疫缺陷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B细胞数量正常或降低的两种以上免疫球蛋白严重缺乏的免疫缺陷症(ICD-11编码:4A01.01),是一种以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为特征的疾病。其核心定义为患者血清中至少有两种免疫球蛋白同型(如IgG、IgA或IgM)水平显著低于年龄匹配的正常范围,同时外周血B细胞数量可在正常区间或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细菌感染(如肺炎、鼻窦炎、中耳炎),部分患者可能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肠道吸收不良。
病因学特征
-
遗传与分子机制:
- 多数病例为散发性,但部分可能与单基因或多基因变异相关,例如涉及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如BTK、CD19)、T-B细胞协同作用(如CD40L/CD40)或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重组(如AICDA)的基因缺陷。
-
B细胞功能异常:
- B细胞数量正常时,可能存在分化障碍(如浆细胞生成不足)、抗体类别转换缺陷或体细胞超突变异常;B细胞数量减少时,可能与骨髓中前B细胞发育阻滞有关。
-
T细胞辅助功能缺陷:
- CD4+ T细胞功能异常(如细胞因子分泌不足或共刺激分子表达缺陷)可导致B细胞活化受阻,尤其在T细胞依赖性抗体应答中表现显著。
-
继发因素:
- 某些获得性因素(如淋巴增殖性疾病、免疫抑制剂使用)可能加重免疫球蛋白缺乏,但需与原发性病因严格区分。
病理机制
-
抗体缺失的直接影响:
- IgG和IgA的严重缺乏导致黏膜屏障和系统性抗感染能力下降,而IgM缺乏可能进一步削弱针对多糖抗原的早期应答。
-
B细胞内在缺陷:
- B细胞无法完成从初始B细胞向记忆B细胞或浆细胞的分化,或存在抗原呈递功能异常,即使数量正常仍无法产生有效抗体。
-
免疫突触功能障碍:
- T细胞与B细胞间通过CD40L-CD40、ICOS-ICOSL等分子相互作用受阻,导致生发中心形成障碍和抗体亲和力成熟缺陷。
该疾病的诊断需排除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如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分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