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Unspecified Chronic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14:16
编码GB55.Z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未特指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其他方面未特指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其他方面未特指的非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慢性肾盂肾炎,其他方面未特指、反流性慢性肾盂肾炎,其他方面未特指
缩写C-TIN、CTIN
别名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慢性-间质-肾炎、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慢性-肾间质-炎症

未特指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肾活检病理检查
      • 组织学显示肾间质广泛纤维化(>50%皮质区)
      • 典型三联征:小管萎缩、间质单核细胞浸润、间质胶原沉积
      • 肾小球相对保留(肾小球硬化比例<30%)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 eGFR<60 mL/min/1.73m²持续>3个月
      • 血肌酐年增长率>15%
    • 肾小管功能障碍证据(满足至少2项):
      • 尿α1-微球蛋白>15 mg/L
      • 尿β2-微球蛋白>0.3 mg/L
      •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0 U/g Cr
      • 肾性糖尿(血糖正常时尿糖阳性)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夜尿量>750 mL/晚或夜尿/昼尿比>1:1
      • 不明原因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
      • 肾小管性酸中毒(血pH<7.35伴尿pH>5.5)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双肾对称性缩小(长径<9 cm)
      • 皮质回声增强(>肝实质回声)
    • 排除标准
      • 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继发因素
      • 无活动性尿路感染或梗阻证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A --> E[病理检查]

B --> B1[尿液分析] B1 --> B11[尿蛋白电泳:小管性蛋白尿] B1 --> B12[尿酶检测:NAG,GGT] B1 --> B13[尿β2-MG/α1-MG]

B --> B2[血液检查] B2 --> B21[肾功能:Scr,eGFR] B2 --> B22[电解质:K+,HCO3-] B2 --> B23[贫血指标:Hb,EPO]

C --> C1[超声] C1 --> C11[肾脏大小] C1 --> C12[皮质回声]

C --> C2[CT/MRI] C2 --> C21[排除梗阻/占位]

D --> D1[浓缩稀释试验] D1 --> D11[尿渗透压<600 mOsm/kg] D --> D2[酸负荷试验] D2 --> D21[尿pH>5.5]

E --> E1[肾活检] E1 --> E11[间质纤维化程度] E1 --> E12[炎症细胞类型]

判断逻辑

  1. 尿液检查
    • 小管性蛋白尿(α1-MG/β2-MG升高)提示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 NAG升高反映近端小管损伤程度
  2. 影像学
    • 肾脏缩小+皮质回声增强=慢性纤维化特征
    • 需排除继发因素(如梗阻性肾病)
  3. 功能试验
    • 尿浓缩功能障碍→夜尿增多
    • 酸负荷试验阳性→远端小管酸化缺陷
  4. 肾活检
    • 间质纤维化比例>50%+小管萎缩=确诊金标准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尿α1-微球蛋白 <15 mg/L >15 mg/L:近端小管损伤标志,提示重金属/药物毒性
尿β2-微球蛋白 <0.3 mg/L >0.3 mg/L:小管重吸收障碍,见于慢性间质病变
尿NAG酶 <20 U/g Cr >20 U/g Cr:急性小管损伤指标,持续升高提示慢性化
血钾 3.5-5.0 mmol/L <3.5 mmol/L:小管钾分泌异常,需排查RTA
血HCO3- 22-28 mmol/L <22 mmol/L:代谢性酸中毒,远端小管酸化功能障碍
尿渗透压 600-1200 mOsm/kg <600 mOsm/kg:浓缩功能受损,需水剥夺试验验证
尿糖 阴性(血糖正常时) 阳性:范可尼综合征表现,提示近端小管损伤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1. 小管蛋白标志物升高
    • 重复检测确认持续性异常
    • 排查药物毒性(NSAIDs/重金属)
  2. 电解质紊乱
    • 低钾+酸中毒→补充枸橼酸钾
    • 高氯性酸中毒→碱化治疗
  3. 浓缩功能障碍
    • 限制夜间饮水,监测尿量/体重变化

四、总结

  • 确诊核心:肾活检病理(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
  • 关键实验室:小管性蛋白尿(α1-MG/β2-MG)结合NAG酶
  • 治疗导向检查
    • 电解质评估→纠正酸碱失衡
    • 超声监测肾脏体积→评估进展速度

参考文献
KDIGO 2024《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指南》
《Brenner & Rector's The Kidney》(第11版)
UpToDate临床决策系统(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