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故意自害Other specified Intentional self-harm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2:54
编码PD3Y

关键词

索引词Intentional self-harm、其他特指的故意自害
缩写OTI-SH
别名非典型故意自伤、特殊类型的自我伤害、特别指出的自残行为

通过被其他特指的锐器割伤或刺伤的方式故意自害(ICD-11: PC53.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行为学证据:通过可靠第三方(目击者/监控)或患者自述确认使用特定锐器(如穿体装饰器械、特定工具等非玻璃/非刀剑类)实施的故意自伤行为。
    • 损伤特征匹配:伤口形态学符合锐器割伤/刺伤特征(线性切割缘、深部组织穿透),且分布位置具有自我操作性(如手臂可及区域)。
  2. 必须条件

    • 明确自杀意图:患者明确表达或行为表明自害目的(需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鉴别)。
    • 锐器类型特异性:使用器械不属于ICD-11已特指类别(排除PC53.0刀剑类、PC53.1玻璃类)。
    • 行为-损伤因果链:损伤时间、工具与自述行为高度一致,排除他伤或意外伤可能。
  3. 支持条件

    • 精神障碍共病:符合DSM-5边缘型人格障碍(≥5项诊断标准)或重度抑郁发作(PHQ-9≥20分)。
    • 情绪调节缺陷:DERS量表(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总分≥140分。
    • 社会应激源:近期经历重大人际冲突(离婚/失业)或创伤事件(PCL-5量表≥33分)。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躯体损伤评估] A --> C[精神心理评估] A --> D[社会风险评估] B --> B1[伤口深度检测-超声/CT] B --> B2[组织损伤分级-ASIS标准] C --> C1[自杀风险评估-C-SSRS] C --> C2[人格障碍筛查-SCID-II] D --> D1[家庭功能评估-FAD量表] D --> D2[社会支持度-SSRS量表]

  2. 判断逻辑

    • 伤口深度检测
      • 超声显示皮下组织层断裂→提示中度以上损伤(需外科干预)
      • CT发现深筋膜穿透→需排除血管/神经损伤(急诊手术指征)
    • 自杀风险评估(C-SSRS)
      • 存在具体自杀计划(如"已准备工具")→立即精神科干预
      • 被动死亡意念(如"希望睡着不醒来")→加强监护
    • 家庭功能评估(FAD)
      • 沟通维度评分≤2.0→提示家庭支持系统薄弱(需社工介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毒理学筛查

    • 异常:血乙醇浓度≥80mg/dL 或苯二氮䓬类阳性
    • 意义:提示物质诱发去抑制状态,需戒断治疗并评估依赖风险
  2. 炎症标志物

    • CRP>10mg/L
      • 伤口感染高风险(尤其深部刺伤),需预防性抗生素
    • IL-6>5pg/mL
      • 反映慢性应激状态,关联抑郁症状恶化
  3. 凝血功能

    • INR>1.5(无抗凝治疗时)
      • 提示隐匿性肝损伤(常见于酒精滥用者),需肝功能评估
  4. 神经内分泌指标

    • 皮质醇晨峰值<7μg/dL
      • HPA轴功能抑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

四、总结

  • 诊断核心:行为意图确认+器械特异性+损伤匹配性
  • 评估重点
    • 躯体层面:排除需紧急处理的深部组织损伤
    • 心理层面:量化自杀风险及情绪调节缺陷程度
    • 社会层面:识别家庭/环境高危因素
  • 干预优先级
    1. 急性躯体损伤处理
    2. 即刻自杀风险管控
    3. 共病精神障碍治疗(如DBT治疗边缘人格)

参考文献

  • WHO《ICD-11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2023)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5 (2013)
  • Nock MK et al. JAMA Psychiatry (2018) 非自杀性自伤预测模型
  • WHO《自杀预防全球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