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3G53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磺胺噻唑属于化学药品,是磺胺类药物的短效衍生物,化学结构以对氨基苯磺酰胺为母核,噻唑环为取代基。
  • 来源与性状
    磺胺噻唑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需在肠道内水解为游离氨基发挥抗菌作用。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作为早期磺胺类抗菌药的代表之一。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虽因副作用较多而使用受限,但未被列入麻醉、精神类或毒性药品的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历史药物(H2)。因抗菌谱较窄、耐药性增加及不良反应显著(如结晶尿、过敏反应),现已被更安全的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噁唑)或抗生素替代,仅限特定感染场景或资源有限地区使用。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代谢,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有效。
  • 临床应用
    1. 肠道感染:曾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如酞磺胺噻唑需肠道水解后起效)。
    2. 局部感染:外用制剂(如软膏)治疗皮肤化脓性感染或烧伤创面。
    3. 全身感染:因排泄快、血药浓度维持短,需频繁给药,现极少用于全身性感染。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泌尿系统:结晶尿、血尿、少尿(因乙酰化代谢物溶解度低)。
    2. 过敏反应:皮疹、发热、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3. 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者风险高)。
  • 禁忌与风险
    1.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晚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3. 需充分饮水(每日≥2000mL)并碱化尿液以降低结晶尿风险。

重要提示

磺胺噻唑的临床应用已大幅减少,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病原体药敏结果及患者个体情况,并严格遵循专业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