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吡啶Sulfapyrid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72R1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短效磺胺类药物)
  • 来源与性状
    磺胺吡啶为人工合成的磺胺类抗菌药物,常温下性质稳定。其化学结构由吡啶环与磺胺基团结合而成,作为医药中间体,通常通过2-氨基吡啶的缩合与水解反应合成。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作为传统抗菌药,其临床应用受限,未列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历史药物(H2,自然淘汰药)。因抗菌谱较窄、耐药性增加及新型抗菌药物替代,目前极少单独用于感染治疗,但仍作为柳氮磺吡啶(SASP)的代谢成分之一,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治疗。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抗菌作用
    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及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抗菌活性低于其他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
  2. 联合治疗炎症性肠病
    作为柳氮磺吡啶的分解产物之一,与5-氨基水杨酸协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但主要活性成分仍为后者。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光敏性皮炎;
    • 泌尿系统:结晶尿、血尿(尤其在酸性尿液中);
    • 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者风险高);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 禁忌与风险

    •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 妊娠晚期、哺乳期及新生儿避免使用(可能引发核黄疸);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长期使用需监测血常规及肾功能,并保持充足饮水以减少结晶尿风险。

参考文献

(注:因参考资料来源于非权威平台,建议进一步查阅《药理学》教材、UpToDate或PubMed等专业文献以确认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