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Sulfanilamid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72K1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短效磺胺类抗菌药)。
  • 来源与性状
    磺胺(Sulfanilamide)是人工合成的磺胺类抗菌药,化学结构类似对氨基苯甲酸(PABA),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断细菌核酸合成。其水溶性较低,易在尿液中形成结晶。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属于抗菌药物,需凭处方使用,但未纳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限制使用药(H3)。
    原因:因耐药性普遍,仅推荐用于敏感菌株感染(如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且不适用于尿路感染或其他常见细菌感染的一线治疗。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适应症

    • 预防和治疗脑膜炎奈瑟菌敏感株引起的脑膜炎。
    • 其他敏感病原体(如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感染的替代治疗。
  2. 禁忌症

    • 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晚期、新生儿及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
    • 卟啉病、休克、脱水患者慎用。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光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2. 泌尿系统:结晶尿、血尿、尿路梗阻(因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低)。
    3. 肝肾毒性:肝功能异常(黄疸、肝坏死)、血肌酐升高。
    4. 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5. 其他: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发热。
  • 注意事项

    1. 用药原则
      • 首剂需加倍剂量以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后续维持常规剂量。
      • 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每日至少2000 mL),并联合碳酸氢钠(小苏打)碱化尿液,减少结晶尿风险。
    2. 监测要求
      • 定期检查尿常规(观察结晶尿)、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 出现少尿、无尿或尿素氮升高时需立即停药。
    3. 特殊人群
      • 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暂停哺乳(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
      • 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因易诱发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
    4. 交叉过敏:对磺胺类、呋塞米或噻嗪类利尿剂过敏者可能交叉过敏。

重要提示

磺胺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用药期间若出现皮疹、尿量减少、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参考文献

(注:依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指南及权威医学数据库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