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
编码XM3XX3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及5-HT4受体激动剂)。 - 来源与性状
甲氧氯普胺是人工合成的苯甲酰胺衍生物,最早于1964年上市。其分子结构含甲氧基和氯苯基,通过拮抗中枢及外周多巴胺受体,并激动5-羟色胺受体,发挥镇吐和促胃肠动力作用。口服片剂为白色或类白色片,注射剂为无色透明液体。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需凭医师处方使用,但未列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目录。 - 临床价值
替代药(A)。因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显著,现多被选择性更高的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替代,但仍用于特定场景(如化疗后呕吐、糖尿病胃轻瘫)。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镇吐作用
- 适用于化疗、放疗、术后及药物(如阿片类)引起的呕吐。
- 禁忌:晕动病(前庭神经刺激所致呕吐无效)。
-
促胃肠动力
- 加速胃排空,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及糖尿病/尿毒症相关胃轻瘫。
- 辅助胃肠插管或钡剂造影检查。
-
其他应用
- 缓解消化不良、嗳气、胃胀等症状(对症治疗)。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反应(震颤、肌肉强直、共济失调)、嗜睡、烦躁。
- 内分泌系统:泌乳素升高(可能引发乳房胀痛、溢乳)。
- 其他:便秘、腹泻、皮疹。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癫痫、机械性肠梗阻/穿孔、胃肠道出血、嗜铬细胞瘤、乳腺癌(因泌乳素升高风险)、2岁以下儿童。
- 相对禁忌: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权衡利弊后使用。
- 药物相互作用: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拮抗,避免联用;增强中枢抑制药(如镇静剂)效应。
-
警示
长期或超剂量使用易诱发锥体外系反应,建议单疗程不超过14天。用药期间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及电解质水平。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20年版、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