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颈椎Fifth cervical vertebra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30
编码XA9C12
子码范围XA1BS2 - XA2FY7

核心定义

第五颈椎(C5)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第五颈椎(C5)位于人体颈部脊柱的中部,处于第四颈椎(C4)与第六颈椎(C6)之间。其上端与C4的下关节突相接,下端与C6的上关节突相连。
  • 重要毗邻
    • 前方:邻近气管、食管和甲状腺(C5水平可能接近甲状腺下动脉分支)。
    • 后方:覆盖有斜方肌、颈阔肌等软组织,椎管内为颈髓(C5节段)。
    • 侧方:椎动脉通过横突孔,邻近颈神经根(C5神经根从C4-C5椎间孔穿出)。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骨骼系统(中轴骨的脊柱部分)。
  • 功能
    • 支撑与运动:支撑头部重量,参与颈部屈伸、旋转及侧屈运动。
    • 保护:通过椎管保护脊髓(C5节段)及其神经组织。
    • 神经通道:横突孔供椎动脉和静脉通过,椎间孔容纳C5神经根。
3. 组织结构
  • 椎体:椭圆形,体积小于下位颈椎(如C6),表面光滑,参与椎间盘连接。
  • 椎弓:与椎体形成椎孔,共同构成椎管。
  • 突起
    • 横突:末端有横突孔(椎动脉通道)。
    • 关节突:参与椎间小关节,限制过度运动。
    • 棘突:较短,末端分叉,为颈部肌肉附着点。
  • 椎间盘:C5与C4、C6之间有纤维软骨盘,缓冲压力。
4. 功能与作用
  • 运动:通过关节突和椎间盘的活动,允许颈部多方向运动。
  • 神经传导:C5神经根支配三角肌、部分肩胛提肌,影响肩部外展和稳定性。
  • 血管通路:横突孔为椎动脉提供通道,供应脑部血液。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颈椎病:C5水平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形成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肩部麻木、三角肌无力(如“方肩”)。
    • 脊髓损伤:C5脊髓损伤会导致上肢弛缓性瘫痪(如“C5损伤综合征”)。
    • 骨折或脱位:常见于外伤,可能合并脊髓或神经根损伤。
  •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物理治疗、颈托制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 手术治疗: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如C5-C6前路融合)用于严重压迫或不稳定。
  • 康复要点:早期康复训练需避免颈部过度活动,逐步恢复肌肉力量与关节活动度。
6. 常见误区
  • 误区:“所有颈部疼痛均由颈椎病引起”。实际上,肌肉劳损、落枕等更常见,需结合影像学和临床症状判断。
  • 误区:“颈椎病仅表现为手麻”。C5神经根受压可能首先表现为肩部无力而非手部症状。

参考文献

  1.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5版),Elsevier出版社。
  2. 百度百科:颈椎(2025年4月更新)。
  3. Spine Journal,Cervical Radiculopathy: A Review of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22.

总结

第五颈椎(C5)是颈椎中部的关键结构,兼具运动、保护及神经血管通道功能。其临床意义在于与肩部功能及神经损伤密切相关,需结合解剖学特征进行针对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