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叶Digitalis leaves

更新时间:2025-08-01 22:22:58
编码XM2GT4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天然药品(玄参科植物紫花洋地黄的干燥叶)
  • 来源与性状
    原产欧洲,我国浙江、江苏等地栽培。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株密被短毛,含强心苷类化合物(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味极苦。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属于需严格管理的处方药,但未被列入麻醉/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或放射性药品范畴。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
    原因:作为强心苷类药物,洋地黄叶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房扑伴快速心室率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改善心功能。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正性肌力作用
    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适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
  2. 负性频率与传导作用
    减慢房室结传导,控制房颤/房扑心室率。
  3. 利尿作用
    通过改善心功能间接缓解水肿。
  4. 临床应用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伴房颤/房扑)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心脏性水肿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胃肠道:恶心、呕吐、厌食(最早表现)。
    •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黄视/绿视(特异性中毒信号)。
    • 心脏毒性:室性早搏(二联律最常见)、房室传导阻滞。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预激综合征、严重心动过缓、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相对禁忌:低钾血症、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易蓄积中毒)。
  • 注意事项
    • 监测血钾(低钾加重毒性)、心电图(ST-T鱼钩样改变非中毒特征)。
    • 避免与钙剂、奎尼丁、胺碘酮联用(增加毒性风险)。

参考文献

  1. 人人文库. (2025).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
  2. 华图教育. (2025). 《洋地黄的临床应用》.
  3. 药源网. 《洋地黄叶》.
  4. 百度百科. 《洋地黄(中药)》.
  5. 豆丁网. 《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及护理》.

(注:以上信息基于2025年最新临床指南及药理学文献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