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性纤维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ur
编码XH7TH6
核心定义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典型结构:
- 富含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束,呈栅栏状或束状排列。
- 散在分布的钙化灶(沙砾样钙化或营养不良性钙化)。
- 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偶见生发中心)。
- 细胞成分:
- 胖梭形或星形纤维母细胞,胞质丰富,核卵圆形,染色质呈空泡状,无病理性核分裂象。
- 部分病例可见少量破骨样多核巨细胞。
- 典型结构:
-
免疫组化特征
- 阳性标记:
- 成纤维细胞:CD34(部分阳性)。
- 阴性标记:
- CD117、DOG-1、SMA、Desmin、S-100、EMA、AE1/AE3、ALK。
- 阳性标记:
-
分子病理特征
- 基因突变:
- 全外显子测序显示部分病例存在 ZN717、FRG、CDC27 基因突变 或 6p22.2 拷贝数缺失。
- 染色体异常:
- 无特异性易位或融合基因报道。
- 基因突变:
-
鉴别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GIST):
- CD117/DOG-1 阳性,可有钙化但无沙砾样结构,细胞密度较高。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
- 表达 ALK 或 CD30,常伴显著炎症和坏死。
- 神经鞘瘤:
- S-100 阳性,Antigen-102(SOX10)阳性,无钙化。
- 脂肪纤维瘤病:
- 含成熟脂肪细胞,CD34 阴性。
- 胃肠道间质瘤(GIST):
二、肿瘤性质
-
分类
- WHO分类:
- 良性间叶源性肿瘤(ICD-O编码:8810/0)。
-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成人,部位包括软组织、胃肠道(如胃、食管)、胸膜等。
- WHO分类:
-
生物学行为
- 生长特性:
- 局限性生长,无转移报道,但少数病例可局部复发(尤其未完全切除时)。
- 侵袭性:
- 可浸润周围脂肪或肌层,但无恶性行为。
- 生长特性: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
分化程度
- 纤维母细胞分化:
- 肿瘤细胞形态温和,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相似,无异型性。
- 纤维母细胞分化:
-
分期与分级
- 分期:
- 该肿瘤通常不进行TNM分期,因其良性特征。
- 分级:
- 无统一分级系统,但需评估切除边缘是否完整以降低复发风险。
- 分期:
四、进展风险评估
-
临床高危因素
- 部位:内脏或深部软组织(如胃肠道)可能增加手术难度。
- 体积:较大肿瘤(>5 cm)更易局部复发。
-
病理高危因素
- 浸润性生长:肿瘤包绕血管或神经可能提示切除困难。
- 细胞密度:高细胞成分区域需警惕局部复发。
-
复发与转移风险
- 复发率:约5%-10%(多因边缘阳性)。
- 转移:无文献报道转移病例。
五、临床管理建议
- 首选治疗:完整手术切除(R0切除以降低复发)。
- 辅助检查:影像学(CT/MRI)评估肿瘤范围,尤其胃肠道病变需内镜结合增强扫描。
总结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以胶原纤维、钙化灶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免疫组化CD34局灶阳性,需与GIST、IMT等鉴别。其生物学行为稳定,但需完整切除以避免复发。最新研究提示其分子特征可能涉及ZN717等基因变异,但尚未明确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 Rosenthal NS, Abdul-Karim FW. Childhood fibrous tumor with psammomatous bodies. Cancer. 1988;62(8):1590-1595.
- Fetsch JF, et al. Calcifying fibrous pseudotumor: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32 cases. Am J Surg Pathol. 2000;24(5):687-697.
- 张雷, 等.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3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49(2):117-123.
- 病例分享 | 食管钙化性纤维性肿瘤(2025年知识库更新内容).
以上信息基于最新文献及权威病理学资料整理,确保与当前医学共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