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食管疾病Unspecified Diseases of oesophagu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8:11
编码DA2Z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oesophagus、未特指的食管疾病、食管疾病、食道疾病、食道疾患、食道紊乱、贲门病变
缩写ESD
别名食道不明疾病、食管不明原因病变、食道未特指疾病

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内镜检查:内镜下观察到远端食管黏膜存在至少1处明确糜烂或溃疡(洛杉矶分级A-D级)。
  2. 必须条件(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内镜证据:符合洛杉矶分级A级及以上(黏膜破损长度≥5 mm)。
    • 典型症状:每周≥2次烧心或反酸,且症状与进食、平卧位相关。
  3. 支持条件(符合以下任意2项可加强诊断):

    • 24小时食管pH监测:酸暴露时间(AET)>6%(正常值<4.2%)。
    • 食管黏膜活检:组织学显示基底细胞增生(>15%上皮厚度)或乳头延长(>2/3上皮厚度)。
    • PPI试验治疗有效: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50%。
    • 食管测压异常:下食管括约肌压力<10 mmHg或存在无效食管蠕动(占比>30%)。
  4.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条件全部满足。
    • 高度疑似:无内镜证据时需满足:
      • 典型症状(每周≥3次)+ PPI治疗有效 + pH监测异常。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内镜检查(洛杉矶分级)
├── 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
二级检查
├──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 钡餐造影(排除解剖异常)
三级检查
├── 超声内镜(评估黏膜深层损伤)
└── 胃蛋白酶检测(唾液/食管分泌物)

判断逻辑

  1. 内镜检查

    • A级(1处≤5 mm黏膜破损):需结合症状诊断。
    • C/D级(环周性糜烂):可直接确诊,需评估并发症(出血/狭窄)。
    • 阴性结果:需行pH监测排除非酸性反流。
  2. pH监测

    • 酸反流为主(AET>6%):提示典型GERD。
    • 弱酸反流(pH 4-7):需结合阻抗监测判断胆汁反流。
  3. 食管测压

    • LES压力<10 mmHg:提示抗反流屏障失效。
    • 无效蠕动比例>50%:需警惕进展为食管动力障碍疾病。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清胃泌素

    • 升高(>100 pg/mL):提示长期PPI使用或胃酸分泌抑制过度。
  2. 炎症标志物

    • IL-6升高(>5 pg/mL):与食管黏膜炎症程度正相关。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500/μL):需排除嗜酸性食管炎。
  3. 胃蛋白酶检测

    • 唾液胃蛋白酶阳性(>16 ng/mL):提示近期胃食管反流事件。
  4. 血常规

    • 血红蛋白下降(男性<130 g/L,女性<120 g/L):警惕隐匿性消化道出血。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内镜证据为确诊基石,pH监测与症状评估为重要补充。
  • 检查分层:优先选择无创检查(PPI试验、唾液胃蛋白酶),内镜检查适用于治疗无效或高危患者。
  • 实验室价值: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如排除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及并发症监测。

参考文献

  • 2020 ACG胃食管反流病管理指南
  • WGO全球GERD共识(2022)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GERD诊断标准专家意见(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