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牙龈疾病Other specified Gingival diseas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5:12:59
编码DA0B.Y

关键词

索引词Gingival diseases、其他特指的牙龈疾病、急性牙龈炎、急性牙龈炎NOS、急性牙龈炎症、慢性牙龈炎、牙龈感染NOS、龈口炎NOS、慢性牙龈炎NOS、牙龈炎NOS [possible translation]、龈变性 [possible translation]、牙龈感染 [possible translation]、龈变性、牙龈感染、牙龈炎NOS、慢性增生性龈炎、慢性单纯性龈炎、全龈缘炎、慢性单纯性龈缘炎、广泛性龈缘炎、慢性溃疡性龈炎、牙龈乳突钝化、牙龈袋、浮动性龈缘、龈下隙化脓性炎症、剥脱性龈炎、继发性剥脱性龈炎、分类于他处的已知原因引起的剥脱性龈炎、未知或未特指原因的剥脱性龈炎、牙菌斑诱发的牙龈疾病、菌斑性龈炎 [possible translation]、菌斑性龈炎、妊娠期龈炎、青春期龈炎、非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疾病、局限性龈乳头炎、局限性乳头性龈炎 [possible translation]、局限性乳头性龈炎、龈瘤、牙龈瘤、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口腔炎性纤维增生、白血病相关的牙龈病变、浆细胞龈炎、牙龈脓肿、齿龈脓肿、龈脓肿 [possible translation]、龈脓肿
缩写Other-Specified-Gingival-Diseases
别名特定牙龈病、指定牙龈病、明确牙龈病、Specified-Gingival-Disease、Designated-Gingival-Disease、Defined-Gingival-Disease

其他特指的牙龈疾病(DA0B.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牙龈活检显示特征性炎症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无牙周膜破坏或牙槽骨吸收。
    • 排除性诊断:通过全面检查排除ICD-11中其他特定牙龈疾病(如DA0B.0慢性龈炎、DA0B.1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标准)

    • 牙龈炎症表现:持续≥2周的红肿、探诊出血(BOP阳性率≥30%)。
    • 无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3mm且无临床附着丧失(CAL=0)。
    • 排除系统性疾病关联:实验室检查排除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系统性病因。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微生物证据:龈下菌斑检测出特定病原体(如具核梭杆菌≥10⁵ CFU/mL)。
    • 药物暴露史:近期使用致牙龈增生药物(如环孢素/苯妥英钠)且停药后症状改善。
    • 特殊临床表现:符合以下≥1项:
      • 局限性牙龈增生(覆盖牙冠≤1/3)
      • 非典型溃疡(非疱疹样分布)
      • 创伤性龈裂(有明确机械损伤史)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临床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影像学检查]

B --> B1[牙龈指数评估] B --> B2[探诊深度测量] B --> B3[菌斑指数评分]

C --> C1[微生物培养] C --> C2[药敏试验] C --> C3[血液学筛查]

D --> D1[根尖片] D --> D2[咬翼片] D --> D3[CBCT(必要时)]

判断逻辑

  1. 临床检查

    • 牙龈指数(GI)≥2:提示中重度炎症(正常≤1)。
    • 探诊深度2-3mm伴BOP阳性:需与早期牙周炎鉴别(后者有CAL增加)。
  2. 实验室检查

    • 微生物培养阳性:检出特定病原体(如放线菌属)支持感染性病因。
    • 血常规异常:白细胞>11×10⁹/L提示需排查系统性疾病。
  3. 影像学检查

    • 根尖片无骨吸收:确诊无牙槽骨破坏的金标准。
    • CBCT应用指征:仅当怀疑颌骨隐匿病变时使用(异常率<5%)。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龈沟液IL-1β <100 pg/mL >200 pg/mL提示重度局部炎症,需加强抗炎治疗
微生物培养 无优势致病菌 具核梭杆菌>10⁵ CFU/mL:提示特异性感染,需靶向抗生素
血常规 WBC 4-10×10⁹/L WBC>11×10⁹/L:排查白血病或全身感染;Hb<110g/L:警惕贫血相关龈病
C反应蛋白 <5 mg/L >10 mg/L提示全身炎症反应,需评估系统性疾病
药物浓度监测 - 环孢素谷浓度>200 ng/mL时,牙龈增生风险增加3倍

关键解读

  • 微生物培养阳性+IL-1β升高:提示感染性龈炎,首选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
  • 药物浓度超标+牙龈增生:需调整用药方案或改用非致增生药物(如他克莫司)。
  • 血常规异常:立即转诊血液科排除恶性疾病。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通过GI指数和探诊确认炎症局限牙龈。
  2. 确诊:根尖片排除骨吸收+活检明确病理特征。
  3. 病因溯源:微生物培养/血检鉴别感染性、药物性或系统性疾病关联。
  4. 治疗监测:IL-1β动态评估炎症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 《牙周病学国际分类(2018)》临床实践指南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牙龈疾病诊疗共识(2023)
  • WHO口腔健康报告(2024)ICD-11应用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