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Unspecified 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

更新时间:2025-06-19 04:47:46
编码BC81.7Z

关键词

索引词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未特指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旁路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路介导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缩写AVRT
别名逆传折返性心动过速、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未特指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心内电生理检查(EPS)证实折返机制
      • 程序电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并证实存在房室旁路参与的折返环路(顺向型或逆向型)。
      • 标测显示旁路位置(如左侧游离壁、后间隔等)及传导特性(前传/逆传不应期)。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心电图特征
      • 窄QRS波心动过速(心率150-25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
      • P波位于QRS波群之后(RP间期<PR间期),或P波被QRS掩盖。
    • 突发突止的临床症状
      • 心悸(≥90%患者)伴胸闷、气短(≥50%患者)。
    • 排除其他心动过速
      • 无房室结双径路证据(排除AVNRT),无房扑/房颤表现。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预激波(delta波)存在(显性旁路):
      • 窦性心律时PR间期<120ms,QRS起始部粗钝(支持显性旁路诊断)。
    • 颈静脉"大炮a波"
      • 体格检查见规律性颈静脉搏动(心房收缩对抗关闭的房室瓣)。
    • 诱发终止特征
      • 早搏或迷走神经刺激(如Valsalva动作)可终止发作(阈值:成功率>70%)。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筛查(无创)
├─ 12导联心电图(发作期+窦性心律)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经食管心房调搏(TEE)
二级确诊(有创)
└─ 心内电生理检查(EPS)
├─ 旁路定位标测
└─ 程序电刺激诱发

判断逻辑

  1. 12导联心电图
    • 窄QRS心动过速+短RP间期 → 高度提示顺向型AVRT。
    • 窦性心律delta波 → 确诊显性旁路,需结合发作心电图。
  2. 动态心电图
    • 捕捉阵发性发作 → 计算每日心动过速负荷(>10%需干预)。
  3. 经食管心房调搏
    • 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 → 证实旁路逆传功能(隐匿性旁路)。
    • 诱发后VA间期固定 → 排除房速。
  4. 心内电生理检查(EPS)
    • 心室刺激见偏心性心房激动 → 定位旁路位置(如冠状窦远端最早激动示左侧旁路)。
    • 消融后心动过速不可诱发 → 治疗验证性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电解质与代谢指标

    • 低钾血症(<3.5 mmol/L)
      • 缩短心肌不应期 → 增加AVRT发作风险 → 需补钾至>4.0 mmol/L。
    • 甲状腺功能亢进(TSH<0.4 mIU/L)
      • 增加儿茶酚胺敏感性 → 诱发AVRT → 需抗甲状腺治疗。
  2.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I升高(>0.04 ng/mL)
      • 提示心动过速导致心肌缺血 → 需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3. 炎症与心功能指标

    • BNP升高(>100 pg/mL)
      • 提示潜在心功能不全或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需超声评估心室功能。
  4. 药物浓度监测

    • 地高辛中毒(>2.0 ng/mL)
      • 缩短旁路不应期 → 诱发逆向型AVRT → 需停药并解毒。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电生理检查(EPS)证实旁路参与的折返机制。
  • 关键辅助检查:心电图锁定RP间期特征,动态心电图评估发作负荷。
  • 实验室重点:纠正电解质紊乱,排除甲亢及心肌损伤。

参考文献

  1. ACC/AHA/HRS《2015年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
  2. ESC《2020年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共识》
  3. 《实用心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