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Unspecified Inherited fibrinolytic defect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07:19
编码3B50.Z

关键词

索引词Inherited fibrinolytic defects、未特指的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
缩写X-linked-inhibitor-deficiency、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deficiency
别名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障碍、遗传性纤溶症、先天性纤维蛋白溶解障碍

未特指的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3B5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检出纤溶系统相关基因(如PLG、SERPINF2、PLAT、PLAU、SERPINE1)的致病性突变(需经Sanger测序或二代测序验证)。
    • 功能性实验室指标异常
      • α2-抗纤溶酶(α2-AP)活性<60%(特异性诊断3B50.0亚型)。
      • PAI-1活性<5 U/mL(特异性诊断3B50.1亚型)。
  2.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出血倾向(皮肤瘀斑、鼻衄)或血栓事件(深静脉血栓)中的至少一项。
      •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90分钟(正常参考值:90-240分钟)。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至少1人存在类似出血/血栓病史或基因检测阳性。
  3.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项:
      • 基因检测阳性+至少1项临床表现。
      • 特异性功能指标异常(α2-AP或PAI-1)且排除获得性因素(如肝病、DIC)。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树

    ┌─凝血功能筛查
    │ ├─PT/APTT(排除凝血因子缺陷)
    │ └─纤维蛋白原(排除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溶系统评估
    │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 ├─D-二聚体
    │ ├─α2-抗纤溶酶活性
    │ └─PAI-1活性
    └─基因检测
    ├─PLG基因(纤溶酶原)
    ├─SERPINF2基因(α2-抗纤溶酶)
    └─SERPINE1基因(PAI-1)

  2. 判断逻辑

    • ELT缩短(<90分钟):提示纤溶亢进,需结合α2-AP水平判断是否为遗传性缺陷。
    • D-二聚体升高:需排除血栓性疾病,若同时ELT缩短则支持纤溶亢进。
    • 基因检测:发现已知致病突变可直接确诊,VUS(意义未明突变)需结合功能实验验证。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α2-抗纤溶酶(α2-AP)

    • 异常值:活性<60%(参考范围:80-120%)。
    • 意义:提示先天性α2-AP缺乏,需基因检测确认SERPINF2突变,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2. PAI-1活性

    • 异常值:<5 U/mL(参考范围:5-45 U/mL)。
    • 意义:提示PAI-1缺乏症(3B50.1),纤溶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出血倾向,需排除SERPINE1基因突变。
  3.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 异常值:<90分钟(正常值90-240分钟)。
    • 意义:提示纤溶亢进,需与DIC、肝病等获得性因素鉴别。
  4. D-二聚体

    • 异常值:>500 μg/L(参考值<500 μg/L)。
    • 意义:若ELT缩短且无血栓证据,提示继发性纤溶亢进;若ELT正常则提示血栓形成。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基因检测结合特异性功能实验(α2-AP/PAI-1活性)是确诊金标准。
  • 辅助检查逻辑:先排除获得性疾病(如DIC),再分层评估纤溶系统组分。
  • 实验室解读:α2-AP和PAI-1活性异常具有亚型特异性,需与临床表现紧密关联。

参考文献

  • ISTH《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指南》(2023版)
  • 《血栓与止血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关于遗传性纤溶缺陷的分子诊断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