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Other specified Inherited fibrinolytic defects
编码3B50.Y
关键词
索引词Inherited fibrinolytic defects、其他特指的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过度释放、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过度释放 [possible translation]、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过度释放
缩写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遗传性纤溶缺陷、Hereditary-Fibrinolysis-Defect
别名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病、遗传性纤溶病、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遗传性纤溶综合征、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不全、遗传性纤溶功能不全
其他特指的遗传性纤维蛋白溶解缺陷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检出明确致病性基因突变(如 PLG(纤溶酶原基因)、SERPINE1(PAI-1基因)、SERPINF2(α2-抗纤溶酶基因))。
- 符合ACMG致病性评级标准(如错义突变导致功能丧失)。
- 实验室证据:
- 纤溶活性异常(如t-PA活性 >10 IU/mL 或 PAI-1活性 <5 IU/mL)。
- 基因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出血倾向:
- 反复皮肤瘀斑、鼻衄、牙龈出血或月经过多(≥3次/年)。
- 无创伤性消化道出血或术后异常出血。
- 血栓事件:
- 深静脉血栓(DVT)或肺栓塞(PE),且排除获得性血栓风险因素(如肿瘤、抗磷脂综合征)。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有类似出血/血栓病史(阳性预测值 >80%)。
- 出血倾向: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基因检测发现致病突变。
- 纤溶活性检测异常(t-PA↑或PAI-1↓)。
- 疑似病例(无基因证据):需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 典型出血/血栓临床表现。
- 纤维蛋白原 <2.0 g/L 且 D-二聚体 >0.5 mg/L。
- 排除其他凝血疾病(如血友病、肝病)。
- 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凝血常规] A --> C[纤溶活性检测] B --> D[APTT/PT正常] B --> E[纤维蛋白原降低] C --> F[D-二聚体检测] C --> G[t-PA/PAI-1检测] F --> H[若升高 → 纤溶亢进] G --> I[若t-PA↑或PAI-1↓ → 支持诊断] A --> J[基因检测] J --> K[PLG/SERPINE1/SERPINF2突变] A --> L[影像学检查] L --> M[超声:深静脉血栓] L --> N[CTPA:肺栓塞]
判断逻辑
-
凝血常规(APTT/PT):
- 正常结果:排除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如血友病)。
- 纤维蛋白原降低:若<2.0 g/L且无肝病,提示纤溶亢进。
-
D-二聚体:
- >0.5 mg/L:反映纤溶激活,但需排除DIC或急性血栓。
- 持续升高:无血栓时支持遗传性纤溶缺陷。
-
t-PA/PAI-1检测:
- t-PA >10 IU/mL:纤溶酶原过度激活 → 出血风险。
- PAI-1 <5 IU/mL:抑制功能不足 → 血栓/出血风险。
-
基因检测:
- 优先检测:PLG、SERPINE1、SERPINF2基因。
- 阴性结果:不排除疾病(可能为未知基因突变)。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深静脉血栓表现为血流信号消失、静脉扩张。
- CT肺动脉造影(CTPA):肺栓塞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纤维蛋白原 | 2.0–4.0 g/L | <2.0 g/L:纤溶亢进或合成减少;需结合D-二聚体排除DIC。 |
D-二聚体 | <0.5 mg/L | >0.5 mg/L:纤溶激活标志;持续升高无血栓时提示遗传性缺陷。 |
t-PA活性 | 0.5–10 IU/mL | >10 IU/mL:纤溶酶原过度激活 → 出血风险增加(如鼻衄、月经过多)。 |
PAI-1活性 | 5–60 IU/mL | <5 IU/mL:t-PA抑制不足 → 纤溶亢进(出血)或反跳性血栓形成。 |
α2-抗纤溶酶 | 80–120% | <80%:纤溶酶活性失控 → 自发性出血(如关节积血)。 |
处理建议
- 出血事件:
- 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为首选,禁忌用于血栓患者。
- 血栓事件:
-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需谨慎,监测出血风险。
- 基因确诊者:
- 家族成员筛查及遗传咨询。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基因检测 + 纤溶活性异常(t-PA↑/PAI-1↓)。
- 关键辅助检查:凝血常规(排除其他疾病)→ 纤溶标志物(D-二聚体、t-PA/PAI-1)→ 基因检测。
- 实验室解读重点:
-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联动分析(排除DIC)。
- t-PA/PAI-1失衡是血栓与出血的共病机制。
参考文献:
- ISTH《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指南》(2020)
- Haematologica:纤溶系统遗传缺陷的分子机制
- ACMG基因变异解读指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