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换季时,不少人总遇到嘴唇干到脱皮、涂了润唇膏也没缓解的情况,这种反反复复的唇部难受,大多是慢性唇炎在作怪。研究表明,唇炎主要分为过敏性、日光性、剥脱性三大类,不同类型的诱因和护理重点不一样。
为什么会得慢性唇炎?
环境太干:当空气湿度低到一定程度,嘴唇的水分会蒸发得特别快。有些需要长期待在干燥环境里的职业(比如经常吹空调、接触风的工作),得唇炎的概率比普通人高近一半。
习惯不好:舔嘴唇是很多人的“无意识动作”,但其实会越舔越干——唾液蒸发时会带走更多唇上的水分,长期舔还会破坏嘴唇的角质层,慢慢形成很深的唇纹。
接触了致敏物:口红里的一些成分是常见过敏原,用了之后可能诱发过敏;还有些护唇产品含光敏成分,用了之后晒太阳,可能会引发日光性反应。
科学应对唇炎的三个核心方法
先分清类型,再针对性处理
- 过敏性唇炎:接触某种东西(比如新口红、护肤品)后,嘴唇突然肿了还痒;
- 日光性唇炎:晒了太阳之后症状加重,尤其是下唇更明显;
- 剥脱性唇炎:嘴唇一直脱皮,可能和身体里的营养素代谢有关(比如缺乏某些维生素)。
升级基础护理,修复唇部屏障
选润唇膏要挑含神经酰胺、角鲨烷的修复款,这些成分能帮嘴唇重建保护屏障——就像给嘴唇“穿”了一层保护膜。晚上可以涂一层凡士林(矿脂)做封闭保湿,锁水效果更好,让嘴唇在夜里慢慢修复。
改掉坏习惯,预防复发
养成定时涂润唇膏的习惯(比如早中晚各一次),想舔嘴唇时就用润唇膏代替;去唇纹死皮要用物理方式(比如用柔软的棉片蘸温水轻擦),别用刺激性的磨砂膏;出门要做好物理防晒,比如戴口罩、打伞,避免嘴唇直接晒到太阳。
特殊情况的防护重点
经常化妆的人:建议做好三步防护——妆前先涂修复型的唇部产品打底,减少化妆品对嘴唇的刺激;选成分简单的矿物类口红(比如矿物粉做的),不容易致敏;卸妆时要用温和的唇部卸妆液,别用卸妆水直接擦,避免破坏唇膜。长期用同一款化妆品的人,最好定期检查产品的安全性,因为有些产品可能存在成分超标的问题。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 单侧嘴唇突然肿了,还感觉麻木、刺痛;
- 嘴唇周围长了奇怪的疹子(比如水疱、溃烂);
- 用了常规的润唇膏、护理方法,一周以上还是没好转;
- 嘴唇颜色一直变(比如变深、变苍白,久久不恢复)。
特殊人群要注意: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代谢问题的人,如果得唇炎,要顺便检查全身的代谢指标,因为有些代谢异常和唇部问题是有关联的——比如血糖高可能会加重嘴唇干燥。
总的来说,慢性唇炎虽然常见,但只要找对诱因、做好日常护理,大多能慢慢缓解;如果情况严重或一直不好,千万别自己硬扛,及时找皮肤科医生帮忙,才能避免更严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