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遇到智齿的问题——到底该留还是该拔?其实这得结合智齿的生长情况、有没有症状,还有自己的口腔维护能力来综合判断。人类颌骨随着进化逐渐变小,但牙齿数量没减少,这就导致很多人的智齿长不出来或者长歪,研究显示,近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齿萌出异常。
需要警惕的五类智齿病变信号
- 长歪了
如果智齿和旁边牙齿形成超过45度的夹角,容易在牙缝里藏细菌,旁边牙齿烂掉的风险会高2.8倍,还可能慢慢腐蚀邻牙的牙根。 - 完全没长出来(埋伏齿)
没长出来的埋伏智齿可能形成含牙囊肿,有研究跟踪发现,这种情况得囊肿的概率是正常牙齿的12倍。就算没症状,也得定期拍片子监测。 - 烂得厉害
智齿长在最里面不好刷,龋坏率是前磨牙的3倍。如果龋洞烂到牙本质中层以上,补牙之类的保守治疗成功概率不到45%,这时候就得考虑拔牙的必要性。 - 反复发炎
如果一年里智齿周围牙龈发炎超过2次,往往会连累旁边的牙槽骨被破坏。有研究对比过,这类患者拔牙后6个月,牙周情况比保守治疗的好很多。 - 影响整牙
正在矫正牙齿时萌出的智齿,可能让已经排整齐的牙列又挤回去2毫米以上。正畸医生一般建议,有长出来趋势的智齿要提前处理。
什么样的智齿可以留?
如果智齿完全垂直长出来、和对面牙齿能正常咬合,好好维护的话可以保留。具体要满足这几个条件:牙龈探诊深度不超过3毫米,和对颌牙能正常咬东西,拍片子没看到牙根被腐蚀,而且自己能坚持做好口腔清洁。
现在智齿管理的新趋势
一是预防性拔牙提前到青少年期——这时候智齿牙根长了2/3,术后并发症比成年后少40%;二是用三维影像技术制定手术方案,比传统方法更精准,并发症控制率高5倍。如果留着智齿,建议每6个月拍一次锥形束CT,早发现隐藏的问题。
自己能先判断的几个问题
- 有没有急性发炎或疼得厉害?
- 智齿长歪的角度超过30度了吗?
- 龋洞是不是烂到牙本质中深层?
- 旁边的牙齿有没有牙根被腐蚀的情况?
- 是不是正在做正畸治疗?
只要有一个问题是“是”,就得及时找医生评估。有数据显示,早期干预的治疗成本比急性感染期处理低很多。
总的来说,智齿要不要留,得综合看有没有病变信号、咬合情况还有个人护理能力。智齿的问题往往藏得深,定期做口腔检查才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不管留还是拔,早发现、早处理总能避免很多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