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萌出时的异常情况,是很多人遇到的口腔麻烦。当第三磨牙(也就是智齿)突破牙龈时,可能会引发张不开嘴、面部肿胀、剧烈疼痛等症状。据统计,18-35岁人群里,约78%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智齿冠周炎问题,这种口腔问题需要科学认知和正确应对。
一、智齿为啥会引发炎症?
最主要的原因是智齿长的空间不够。现在人颌骨比以前退化,80%的智齿都没法正常萌出来,变成“半埋在牙龈里”的状态,这会造成三个危险情况:
- 盲袋形成:牙龈和牙冠之间会形成一个5-8毫米深的“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攒在这里;
- 局部免疫力弱:这里血液循环不好,免疫细胞没法及时消灭病菌;
- 咬合磨牙龈:智齿长歪了,咀嚼时会反复磨到旁边的牙龈肉。
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比如熬夜、压力大、来月经),原本藏在里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就会“作乱”,引发急性炎症。研究发现,冠周炎急性发作时,局部的细菌种类会从正常的12种涨到28种。
二、炎症发展有三个阶段
炎症进展会分三步: 第一阶段(刚开始):牙龈又红又肿又痛,咽口水时疼得连耳朵都跟着疼,这时候还能张开嘴(大概能放进去两三个手指); 第二阶段(急性期):炎症扩散到下巴附近的间隙,嘴巴张不开了(只能张开1-2厘米),一边脸也肿起来; 第三阶段(扩散期):如果没及时处理,炎症可能往更深的地方钻,比如下巴底下的间隙感染,甚至少见的海绵窦血栓,据临床数据,约3.2%的人会暂时出现面瘫。
疼的原因有三个:
- 炎症因子作怪:前列腺素、缓激肽这些致痛物质会比平时多3-5倍;
- 肌肉痉挛:下巴附近的翼内肌、咬肌会“保护性收缩”,越疼越张不开嘴;
- 神经变敏感:三叉神经的末梢变得更“怕痛”,稍微碰一下就疼得厉害。
三、急性期怎么处理?
基础护理要做好三点:
- 冷敷止痛:发病头24小时用毛巾裹着冰袋敷,每次15分钟,歇一会儿再敷,能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 冲洗口腔:用37℃左右的温盐水(大概体温),用弯头的冲洗器轻轻冲盲袋,别太用力;
- 姿势注意:半躺着(45度左右),能减少炎症液体往更深的地方流。
药物用对才有效:
- 漱口水: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能减少菌斑,但要按说明间隔用;
- 消炎药膏:用无菌棉签把药膏涂在患处;
- 口服药:非甾体抗炎药能缓解疼痛,但要注意护胃。
四、这些情况得赶紧去医院
出现以下情况,24小时内一定要看医生:
- 嘴巴越张越小,超过3天没好转;
- 脸肿得超过颧骨下面;
- 发烧超过38.5℃,或者打寒战;
- 咽东西困难,没法正常吃饭;
- 同一侧脖子上的淋巴结肿起来。
医生会怎么处理?
- 用超声冲洗牙龈下面,或者打麻药切开一点牙龈引流;
- 必要时做冠周切除术,给炎症通个“出口”;
- 用三维片子看看智齿长歪的类型。
五、怎么预防复发?
临床指南建议这么做:
- 定期拍全景牙片,监测智齿长的方向;
- 每天用牙间刷清洁后槽牙;
- 炎症消了3-6个月后,找医生评估要不要拔牙;
- 定期监测口腔里的菌群情况。
特殊人群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的人、孕妇出现症状,一定要听医生的个体化治疗建议。现在微创拔牙技术能让97%的人在拔牙时不怎么疼,及时处理能有效预防冠周炎反复发。
总的来说,智齿冠周炎虽然疼,但只要早认识、早处理,平时注意口腔清洁,定期检查,就能少受痛苦。有问题及时找医生,别硬扛,就能把麻烦解决在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