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的人,只要经过专业医疗评估,还是可以做牙齿矫正的。《临床牙周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通过系统化的牙周治疗与正畸协同配合,大部分患者既能改善牙齿功能,也能提升美观度。治疗的核心是先明确牙周状态,再针对性处理炎症控制、骨头修复及矫正力量设计这些关键环节。
医学评估与牙周准备流程
1. 牙周状态三维评估
用锥形束CT(一种专门的口腔CT)结合牙周探诊,量化检查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牙龈附着水平等指标。还有数字化探针能精准记录0.1毫米的组织变化,为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2. 分阶段牙周干预
- 基础治疗:先做龈下刮治加上激光辅助治疗,清除牙周的致病菌生物膜,减少对牙龈和骨头的创伤;
- 再生治疗:如果局部骨头有缺损,可以用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患者能实现骨量增加;
- 维护体系:建立每3个月一次的专业牙周维护计划,持续监测菌斑多少和牙龈有没有出血。
3. 炎症控制监测
通过检查牙龈沟里的液体标志物评估炎症活性,再用电子探诊随时跟踪治疗效果。数据显示,规范治疗后牙周稳定期能延长到2-3年。
正畸治疗关键原则
针对有牙周问题的牙齿,矫正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 精准支抗:用微型种植体做支抗,能把牙齿移动的精度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 轻力矫正:用力量比较轻的矫治装置(50-100厘牛),降低牙周膜的压力峰值;
- 分阶段进行:分成几期矫正,每一期做6-8个月,配合骨增量手术还能同步改善骨头形态。
日常口腔护理要点
1. 选对清洁工具
- 电动牙刷要选带压力传感器的,把刷毛接触牙龈的力量控制在15-20牛之间;
- 用正畸专用牙线(30度斜角设计),能清干净托槽周围的菌斑;
- 冲牙器的水压调在50-90 psi之间,能清除邻牙间隙90%的细菌膜。
2. 维持口腔菌群平衡
可以用含益生菌的漱口水,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致病菌的数量;再配合舌苔刷清理舌苔,减少口臭的挥发性物质,维持口腔里的菌群稳定。
3. 调整饮食和习惯
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避免吃黏的食物(比如软糖)和酸性饮品(pH值低于5.5的,比如碳酸饮料);推荐吃咀嚼力强的食物(咀嚼指数≥80,比如苹果、胡萝卜),帮助骨头改建。另外,每天吃糖的量别超过总热量的10%。
长期维护很重要
矫正完成后要坚持分级维护:
- 每3个月做一次牙周机械清洁,清除重新长出来的菌斑;
- 每6个月拍全景片,评估牙槽骨的改建情况;
- 每年调整一次咬合,让牙齿接触更协调。
临床数据显示,坚持系统维护的患者,10年牙周稳定率能达到81%,明显高于不规范维护的人群。
总的来说,牙龈萎缩的人想做牙齿矫正,关键是先通过专业评估明确牙周状态,做好前期的牙周治疗,矫正中控制好力量和进度,矫正后坚持长期维护。只要跟着医生的方案一步步来,大部分人既能实现牙齿整齐的目标,也能保持牙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