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鼓包别大意!牙周脓肿应对全攻略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12 08:38:17 - 阅读时长5分钟 - 2011字
系统解析牙周脓肿的识别要点与处理原则,结合临床治疗与家庭护理方案,提供科学预防复发策略,指导公众建立正确口腔保健认知体系。
牙周脓肿牙龈肿胀急性炎症牙周袋牙结石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慢性牙周炎抗菌漱口水牙周治疗
牙龈鼓包别大意!牙周脓肿应对全攻略

牙周脓肿是不少人都经历过的“牙痛噩梦”——突然牙龈上鼓个红肿的包,又胀又痛,连嚼口饭都得皱眉头。其实它是牙周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根源在于日常口腔清洁不到位,细菌在牙龈和牙齿之间“兴风作浪”。不管是刚出现肿包的急性期,还是已经接受治疗的康复期,搞懂怎么正确应对,才能快速止痛、避免复发,守护好牙周健康。

为什么会得牙周脓肿?

牙龈突然肿包、疼痛难忍,本质是细菌突破了牙周的“防御屏障”。我们的牙龈与牙齿交界处长着一条“小缝隙”(龈沟),如果平时刷牙不认真,牙菌斑(牙齿表面黏糊糊的细菌团)会慢慢堆积,进而形成坚硬的牙石。当这条缝隙变深(超过5mm),内部会变成缺氧的“细菌温床”,有害细菌快速繁殖并释放有害物质,将周围组织腐蚀出化脓的空腔,最终引发牙周脓肿。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较弱,更易出现感染扩散,需格外警惕。

急性期:肿包刚出现时该怎么办?

发现牙龈肿包,别急着用手挤(挤压会让感染扩散到脸肿!),先做好这3点快速缓解:

  1. 局部冷敷:用冰袋裹上干净毛巾,敷在肿胀部位,每次15分钟,每隔1小时敷一次,能减轻疼痛和肿胀;
  2. 保持口腔清洁:用0.12%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遵说明书使用),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
  3. 调整饮食:吃软质、温凉的食物(比如粥、软面条),避免热烫、坚硬的食物刺激肿包。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刻去医院:肿包摸起来有“波动感”(像里面装了水)、张不开嘴(开口度不到2cm)、下巴下的淋巴结肿大、发烧超过38℃。此时需要医生切开肿包排脓,再用超声波冲洗牙周袋里的细菌和脓液——千万别自己挤,否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颌面感染!

医院里的系统性治疗:从根源解决问题

如果牙周脓肿反复出现,或已经伴随牙周组织破坏(比如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医生会制定“分级治疗方案”:

  1. 基础治疗:先洗牙(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石),再做龈下刮治(刮除牙龈深处的牙石),还要把牙根表面磨光滑(根面平整),让细菌没法再附着;必要时会在牙周袋里放一点抗菌药物,慢慢杀菌。
  2. 手术治疗:如果深层感染严重,可能需要做牙周翻瓣术(翻开牙龈清除深层细菌);如果牙槽骨已经变少,会用骨增量技术让牙槽骨“长回来”;要是牙龈萎缩厉害,还会做膜龈手术,让牙龈更“结实”。

治疗通常需要2-4次复诊,每隔4-6周来一次。术后可能会觉得牙根敏感(比如喝冷水疼),用脱敏牙膏刷几天就能缓解,别吃太烫太冰的东西。

家庭护理:每天要做的“牙周保护法”

治好后想不复发,日常护理是关键,得建立“3步清洁体系”:

  1. 机械清洁要到位:用电动牙刷时,把刷头斜45度对着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轻轻振动(别太用力刷牙龈);后牙的牙缝用牙缝刷(选和牙缝大小匹配的),顺着牙缝插进去前后刷;再用脉冲式水牙线冲一冲牙龈沟,把藏在里面的食物残渣冲出来。
  2. 化学辅助选对产品:用含氟牙膏预防蛀牙;抗菌漱口水每天用2次(别长期用,遵医嘱);如果牙根敏感,把脱敏凝胶抹在敏感处,过几分钟再漱口。注意:美白牙膏里的研磨剂会伤牙釉质,最好和普通牙膏换着用。
  3. 改掉坏习惯:睡前3小时别吃零食,不然食物残渣会留在嘴里“喂细菌”;多吃高纤维食物(比如芹菜、苹果),嚼的时候能按摩牙龈;抽烟会让牙龈的血液循环变差,最好戒掉。

自己怎么监测:有没有复发的信号?

平时多观察这4个“预警指标”,能早发现问题:

  • 牙龈出血:刷牙时是一点点渗血,还是流很多血?如果每次刷牙都出血,说明牙周有炎症;
  • 牙齿松动:用手指轻轻晃牙齿,要是能明显感觉到动(Ⅱ度以上松动),得赶紧去医院;
  • 牙龈状态:正常牙龈是粉红色,如果变成暗紫色,或者肿起来有“牙齿要飘出来”的感觉,可能是感染扩散了;
  • 口臭:晨起的口臭如果持续超过10分钟,不是“上火”,很可能是牙周有细菌堆积。

预防复发:做好这3级防护

牙周脓肿最怕“好了伤疤忘了疼”,想彻底避免复发,得做好“三级预防”:

  1. 初级预防(日常防护):每天用电动牙刷刷2次,每次2分钟;用牙缝刷或牙线清牙缝;每半年去医院洗牙一次,把刷不掉的牙石清干净;有糖尿病的话,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2. 二级预防(治疗后维护):做完牙周基础治疗后,每3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让医生帮你清深层的牙石;定期测“牙缝深度”,如果超过3mm,得赶紧处理。
  3. 三级预防(严重情况):如果牙槽骨已经吸收、牙齿松动厉害,可能需要牙医、修复科医生一起治(比如做骨增量手术或装假牙),还要长期随访,观察牙槽骨有没有再变少。

牙周脓肿看似是“牙龈上的小肿包”,实则关乎整个牙周甚至全身健康——要是放任不管,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掉牙,还会影响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实只要做好3件事:日常认真刷牙、定期去医院洗牙、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就能把牙周脓肿“挡在门外”。记住:牙周健康不是“小事”,好好爱护牙齿,才能吃嘛嘛香、笑起来更自信!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