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侦察:辨别黑点特征
牙菌斑是食物残渣、细菌和黏性物质混在一起形成的,看着像雾状棕黑色,边界模糊得像水墨画晕开,用舌头舔能感觉到细沙似的粗糙感。龋齿的黑点边界很清楚,牙面上还常带着小小的凹陷——早期龋齿的深色是细菌代谢产物堆出来的,颜色会随着龋坏加重慢慢变深。
观察要选自然光,用牙线横着轻刮黑点区域:牙菌斑刮的时候会散开来,龋齿的黑点形状却固定不变。别用强光照,不然会影响对颜色的判断。
触感检测:判断组织硬度
用消过毒的牙签轻轻碰黑点:牙菌斑松松散散,轻轻一碰就掉;龋齿表面看着硬,底下其实是软的腐坏组织。临床上发现,龋齿区域用探针碰的弹力比健康牙齿小很多,就像按棉花和按橡皮的区别。
如果碰的时候牙发酸、敏感,说明龋齿可能已经伤到牙本质了。这时候别反复刺激,以免越伤越重。
科技辅助:专业诊断手段
要是自己肉眼分不清,就靠牙科的专业技术帮忙。全景数字拍片能快速拍出牙齿3D图像,龋齿在片子里是矿化缺失的样子,牙菌斑只是表面能擦掉的阴影;激光荧光检测用光束扫牙齿,能测出牙体矿化程度,数值超过临界值就得警惕龋齿。
建议定期做专业口腔检查,数字化档案能记下来牙齿的微小变化,比传统方法更管用。
日常护理与治疗区别
发现牙菌斑,坚持用含氟牙膏刷牙、用牙线,再定期洗牙就能清掉;确诊龋齿得赶紧补,现在的补牙材料修复效果和耐用性都不错。
要注意:别用粗糙东西磨牙齿,会伤牙釉质;如果牙一直疼、对冷热特别敏感,赶紧去看牙医做专业评估。
牙齿健康得靠科学认知和规范护理,学会基本辨别方法能帮你早发现问题,但自我观察不能代替专业诊断——定期口腔检查才是保护牙齿的关键。


